苏州评弹:江南文化的灵魂之歌

  • 2022-02-28 15:36
  • 新华每日电讯

漫步古城苏州,常会在阡陌小巷中与弦索叮咚不期而遇。驻足聆听,吴侬软语,唱词翩跹,如小桥流水般百转千回,令人沉醉。

这便是被誉为“江南曲艺之花”的苏州评弹。200多年来,苏州评弹文化绵延不息,宛如一位静静守护着江南文脉的灵魂歌者。

心中的烟雨

评弹弦索叮咚,如同江南的水。如果说评话犹如太湖般开阔澎湃,弹词则如穿街越巷的小桥流水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与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

苏州评弹历史悠久,清朝乾隆时期已颇具规模,当时最著名的艺人是王周士。至嘉庆、道光年间,崛起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又诞生了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三位名士。

苏州评弹大致分三大流派,即陈(遇乾)调、马(如飞)调、俞(秀山)调。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有后世评弹艺人继承这三位名家风格,并创新发展成独具一格的新流派。其中马调对后世影响最大,多有光大并自成一派者,如薛(筱卿)调、沈(俭安)调、琴调(朱雪琴在薛调基础上发展而来)等。

曾任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的九旬评弹理论家周良说,如此繁衍,形成了苏州评弹流派唱腔千姿百态的兴旺景象,历久不衰。

苏州评话的演出,只说不唱,用醒木一方,通常是一个人,称“单档”;苏州弹词的演出,则以“双档”为多,有说有唱,说唱相间。苏州评弹讲究“说噱弹唱”。“说”指叙说;“噱”指“放噱”,即逗人发笑;“弹”指使用三弦或琵琶进行伴奏,既可自弹自唱,又可相互伴奏和烘托;“唱”指演唱。其中,“说”的手段非常丰富,有叙述,有代言,也有说明与议论,对表演技艺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已故苏州评弹名家、徐调创始人徐云志曾在著述《评弹表演艺术杂谈》里,讲述了这样一段体会。“在《写春联》这回书里,祝枝山在徐子建门上写了春联之后,为了诱使对方来寻事,便写上‘古吴祝允明题’六个字。我念‘古吴’两字时,因为这是角色的读白,所以起祝枝山的角色,右手举起,作执笔状。紧接着说出‘就是苏州’,因为苏州是衬白,所以就跳出角色,手也放下。再下来唱‘祝允明题’四个字,因为这又是角色的读白,所以又恢复角色状态和写字手势。仅仅十个字,换了三次表情、手势和语言。”评弹对表演者艺术要求之高、之细、之精,可见一斑。

苏州评弹发源于苏州,流行于苏浙沪一带,因方言的局限,曾一度“南抵嘉兴,北达武进,以此一小小地域为限”。而这“小小地域”,恰是吴语区和江南的核心地带。

苏州评弹说唱的内容,既有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也有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家长里短的民间故事,雅俗共赏,受众遍及士农工商乃至贩夫走卒。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唐力行认为,苏州评弹脱胎于江南文化,其构筑的文化体系正是人们心中的江南模样。“评弹弦索叮咚,如同江南的水。如果说评话犹如太湖般开阔澎湃,弹词则如穿街越巷的小桥流水。”

齿间的春秋

而今在苏州,仅村、社区内就分布着大大小小一百五六十家书场,年演出场次稳定在五六千场之间

身着过膝长裙、脚踏尖头皮鞋,利落的中短发、圆润的脸庞、甜软的音色……记者眼前的苏州黄埭剧团团长陈晓芸,是个典型的江南女子。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陈晓芸,并非专业评弹演员,凭着一腔热爱,她与镇上十几位老姐妹多年如一日,利用业余时间,学评弹、练评弹、演评弹,成为当地一道流动的文化风景线。

“小时候,常伴好婆听说书(苏州方言称外婆为好婆,称听评弹为听书),每到冬季,外面飘着零星的雪花,老屋内的旧收音机里,断断续续流淌出评弹的旋律。”陈晓芸说,岁月静好,如此便心满意足。

位于相城区的黄埭镇,是历史上有名的书码头,最兴旺时古镇上有9爿书场,苏州评弹界的名家相继到黄埭演出,如蒋月泉、严雪亭、徐云志、黄异庵等。当时评弹界流传着一个说法:“说书跑码头,能过黄埭关,算是有本事。”

陈晓芸说,黄埭剧团的姐妹们经历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但对评弹艺术的执着是相同的。“为练评弹,有的姐妹错失了公司的生意。”而她自己因病服药影响,导致记忆力严重衰退,要把评弹唱词背得行云流水,往往要比常人多付出几倍的艰辛。“虽然我们是业余的,但也要高标准要求自己,不能让黄埭的评弹文化名片,因我们而逊色。”

黄埭镇评弹文化浓郁。2013年,镇文化站组建“黄埭评弹艺术团”,团队成员12人,每年参加区、市等各类演出活动。镇上的黄埭书场自1996年成立以来,总演出场次超7000场,总听众超50万人次。

2020年以来,黄埭镇举办中国评弹名家红色经典演唱会、苏沪宁青年评话新年会书、黄埭剧团成立仪式暨群众文艺晚会等“评弹之乡品味黄埭”系列活动,线上观看总人数超150万人次。

眼下,镇上的评弹公园建设如火如荼,未来这里将崛起一座两层、拥有200个座位的评弹书场,成为苏州市区最大的书场,再现黄埭“江南第一书码头”盛景。

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苏州评弹名家盛小云说,而今在苏州,仅村、社区内就分布着大大小小一百五六十家书场,年演出场次稳定在五六千场之间。

自2000年开始,苏州每3年一届、定期举办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成为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艺术水准最高、参与面最广的评弹艺术活动之一。2021年第八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上,来自全国的14家评弹演出团体共聚一堂,推出19台演出(含两台评话专场),涵盖了13部新创中篇书目、40余个中长篇书目选回和新编短篇、8部优秀长篇传承书目选回。

常熟市辛庄镇合泰村有着“江南第一评弹村”之称,评弹文化深深融入这座村庄的“血脉”,成为村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里,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七八岁孩童,听评弹、学评弹、唱评弹,乐此不疲。

78岁的村民刘建平是评弹“深度发烧友”,他说,“每天早上必须唱上一段,人精神,一整天都能保持心情舒畅”。耳濡目染下,家里的晚辈们亦对评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影响了一生的走向。刘建平的儿子刘雪平如今是常熟评弹团团长,侄孙女陈馨怡是苏州市吴中区评弹团优秀青年演员。

失落的辉煌

吴方言是评弹的土壤,如今方言流失严重,这是评弹式微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2年的第一天,一场传统、庄严的拜师仪式在苏州举行。刚获得“江苏省文艺大奖·曲艺奖”新人奖的刘子叶拜入苏州评弹名家袁小良、王瑾门下。

仪式现场,袁小良、王瑾端坐椅子上,刘子叶向两位师父献花、敬茶、鞠躬,之后两位师父向弟子回礼:一把琵琶、一袭旗袍、一把扇子以及袁小良、王瑾多年演出积累的剧本、唱片。“琵琶、旗袍和扇子是女演员在书台上最重要的道具,剧本、唱片则是评弹人多年的心血,寄托着我们对刘子叶的厚望。”袁小良说。

刘子叶从苏州评弹学校毕业13年,具有一定的舞台经验,之前曾拜著名苏州评弹演员、作家潘祖强为师。“评弹界有个优良传统,就是没有门户之见。”袁小良表示,希望刘子叶能博采众家之长,传承创新,形成自己的演出风格。

这样的拜师仪式,是苏州评弹薪火相传的缩影之一。然而,隆重的仪式背后,难掩评弹文化失落的无奈。

2006年,苏州评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项目名录。项目简介中写道,苏州评弹听众锐减,书场萎缩,艺人大量流失,生存发展面临危机,亟待抢救和扶持。

与许多传统艺术形式一样,苏州评弹同样面临传承危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金丽生说,作为地方曲艺,吴方言是评弹的土壤,如今方言流失严重,甚至不少苏州本地人都听不懂吴侬软语,这是评弹式微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方言普遍式微的大背景下,年轻群体对原生方言的认同和感情同样大不如前。记者在一个冬日午后来到黄埭书场,当天上演曲目是吴江评弹团演员刘永耀带来的《狸猫换太子》,三四十名听众中,以老年人居多。书场管理员韩顺国说,“我在这里工作四年多了,听众多的时候一百多人,最少时只有二十几位,平均年龄七十多岁。现在进书场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甚至有老人听着听着,就再也见不到了。”

随着电影电视、手机游戏、短视频等娱乐方式的出现,苏州评弹对年轻受众的吸引力持续下降,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挤压。苏州评弹学校校长孙惕说,年轻人往往只是听个新鲜,很难成为苏州评弹的“铁粉”,艺术是对当地人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诠释,当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即便再原生态的非遗,都必须找到契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路径,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评弹人才供应不足,长篇剧目逐渐流失,同样触目惊心。苏州评弹学校每届仅招收50至70人,这些学生毕业后从事评弹演出的仅10人左右。多位苏州评弹青年演员告诉记者,评弹艺人工作条件艰苦,收入不稳定。在未成“响档”前,到乡村“跑码头”是家常便饭。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代表性传承人王鹰说,以长篇为主是评弹发展了几百年的艺术规律。历代名家在长篇书目中锤炼唱腔、塑造人物,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流派。“而现在有的苏州评弹演员只能唱几个小段。”她坦言,现实条件摆在面前,演员要演出、要生存,而静下心来学习、记忆、领悟,需要大量时间。金丽生认为,如今在评选各类奖项时,苏州评弹往往以中短篇为主,演员的侧重也从长篇转移到了中短篇上。“尽管获奖对演员评级、成名是一条捷径,但长此以往,面临着长篇书目失传的危险。”

复兴的渴望

守正,不是墨守成规,而是遵循评弹艺术的特征和规律。创新,不是颠覆传统,而是对“旧”的突破和超越

如何传承保护好苏州评弹,守护人们心中的江南文脉?一系列创新探索已经在路上。

很多观众对2019年的热播剧《都挺好》记忆犹新,其亮点之一便是采用苏州评弹作为配乐,并原汁原味地植入了苏州评弹的唱腔、唱词。比如该剧片头音乐采用苏州评弹传统乐器三弦、琵琶合奏,配以苏州画家谢友苏根据剧情创作的工笔画画面,展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穿插剧中的苏州评弹曲目《白蛇传·赏中秋》《三国演义·单刀赴会》《长生殿·宫怨》等,在剧情衔接、丰富画面、刻画人物、提供线索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都挺好》的走红,苏州评弹也登上热搜,进入全国观众视野。苏州一家老字号餐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都挺好》播出后,到他们餐厅一边欣赏苏州评弹一边用餐的客人多了起来。“很多外地游客虽然听不懂苏州话,但他们说苏州评弹的调调很美。”

孙惕认为,苏州评弹借助《都挺好》走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培养听众。”孙惕说,正宗吴语说唱的苏州评弹,对于想要体验和感受苏州本土文化的外地观众以及想要追溯和回味本土传统文化的本地观众来说,都是最难得的原生艺术形式。

2021年春节前夕,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陆锦花在网络平台发布原创评弹《今年过年不回家》,视频中的她身穿红裙,怀抱琵琶,用吴侬软语将国家号召唱出了温度,受到网民关注,短短一天点击量便达几十万。陆锦花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希望做一个‘网红’,带着评弹‘出圈’。”

运用短视频等新媒体复兴传统曲艺,是助力非遗传承的重要手段。2020年5月,苏州市评弹团举办“姑苏八点半遥看珠玉盘”——“小字辈”苏州弹词流派演唱会,首次采用网络直播形式,短短两小时就吸引了16万多人在线观看。苏州市评弹团青年评弹演员袁佳颖说,通过网络直播演出,打破地域和群体边界,扩大了苏州评弹的受众面。目前,苏州评弹团已在抖音开设账号,除播放一些经典书目外,直播渐成常态。

苏州市民陈嘉楠是一名“00后”,一次偶然机会,她跟着外婆走进苏州市姑苏区白洋湾街道路南社区运河书场后,便成为苏州评弹的粉丝。陈嘉楠说,在她印象中,评弹一般都古老、难懂,听众多为老年人。而如今的创新评弹,更加贴近生活,融入了年轻人喜欢的潮流元素,比如有一支评弹,结合了垃圾分类绕口令,让她觉得很新奇,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保护和传承苏州评弹,提升创新力、打造精品书目必不可少。多位专家建议,推动苏州评弹书目创新,要引导内容接近生活,提升年轻人的代入感,吸引他们关注评弹、喜欢评弹。可以创作一批具有苏州人文特色的节目,如“运河十景”“金鸡起舞”“水八仙”等,用苏州评弹唱响苏州的美景美食。

苏州市曲艺家协会秘书长陶春敏认为,苏州评弹传承发展需守正创新,要重视长篇书目。长篇书目内容丰富、人物众多,说书人集编、导、演于一身。一旦掌握这些技巧,更换书目或者演出中篇、短篇时就会驾轻就熟。“守正,不是墨守成规,而是遵循评弹艺术的特征和规律。创新,不是颠覆传统,而是对‘旧’的突破和超越。”

黄埭书场售票台前,两枚硬币、一袋茶包、一张粉红色的票根,诉说着这座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