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雪莲半生起伏透视个体命运

  • 2022-08-22 15:34
  • 北京日报

从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选择将执拗不屈的农村妇女李雪莲作为主角,到鼓楼西戏剧创始人李羊朵决定将其改编成话剧,再到编剧卓别灵创造出一个和李雪莲超越时空对话的“潘金莲”形象,最终到了舞台上,导演丁一滕则更加大胆——除了李雪莲,其他角色全部由男演员饰演。

8月19日至21日,呈现在保利剧院舞台上的话剧《我不是潘金莲》,无论对社会和人性的反思,还是对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探索,都得到了强化和深化。

丁一滕是一位有着强烈“女性意识自觉性”的导演。他的成名作《窦娥》就选择了颠覆传统“窦娥冤”的故事,并且亲自登台“反串”演“窦娥”,让一个超越性别、超越时代的窦娥走下舞台,走进观众席,走进观众心中。在丁一滕的首部大剧场话剧《我不是潘金莲》中,他依然保持了这种精神特质。他从一开始就决定用“男团”来演绎剧中芸芸众生,隐喻的正是一种普遍性的男性视角,而“潘金莲”则成了传统男性主导社会中的“坏女人”的代名词。

《我不是潘金莲》中,舞美设计刘科栋巧妙地将舞台设计成可被看作漩涡、命运甚至是一口大锅的可旋转装置。由张歆艺饰演的女主角李雪莲就在这命运的漩涡中起起伏伏,终其一生都在和背叛、毁谤与围追堵截做抗争,但终难摆脱困境,悲剧命运意味浓厚。

整部作品运用黑色喜剧的力量,摆脱传统叙事和人物形象,呈现出“史诗感、幽默感、荒诞感”。这股喜剧力量由剧中身怀绝技、分饰多角的“男团”体现,他们用戏曲、舞蹈、说唱、武术、变脸、吉他弹唱等各种手段,展现个人能力同时,也让“笑料”不断。他们对李雪莲有厌烦、有不屑,但也有同情,甚至还想帮助她,但他们符号化地出现在舞台上的作用,是让观众能够不时移情到李雪莲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代入一种“看客”的视角。

李雪莲对抗的不仅是背叛了自己的丈夫,还有社会强加给她的“污名”。整部作品不仅包含着李雪莲的苦痛,也暗藏着女性去污名化历程的艰辛。最终,当舞台上只剩下李雪莲孑然一身诉其悲苦半生,观众们才会抛弃“看客”身份,而去触摸其百般挣扎的苦,去感受其撕心裂肺的痛。当观众的视角由看客转换到李雪莲的角度时,窥见的不再只是李雪莲个人的命运悲剧,而是不要只做冷眼旁观者的一种新的认识。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