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美学观念融汇交响诗篇

  • 2022-09-26 11:24
  • 北京日报

9月24日晚,致敬北京国际音乐节创立25周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始人余隆携手中国爱乐乐团和豪华独奏阵容,奏响交响音诗《千里江山》。本报记者方非摄

1998年,首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在人民大会堂初试啼声,至今已走过踔厉奋发的25年。9月24日晚,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始人、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执棒中国爱乐乐团,携手著名音乐家吴彤、赵聪、陆轶文、贺茗、方琼、戴亚,共同奏响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领衔、23支交响乐团联合委约作曲家赵麟创作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致敬北京国际音乐节创立25周年。此前,《千里江山》在全国巡演,已在地域上遍历“千里江山”,而本次北京首演堪称巡演中阵容最强的一站。

现场

顶配阵容带来精湛演绎

走进保利剧院大厅,取自《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横贯布景,气势磅礴。这抹令人过目难忘的色彩也延伸到了舞台之上,融入乐谱之间。当余隆手中的指挥棒挥下,一幅用音乐绘就的山川图卷徐徐展开,河岳安泰,气象无限。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以宋代青绿山水巨制杰构《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画家王希孟将《千里江山图》分为6个部分,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巧妙地连成一体与之相应,作曲家赵麟也将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分为6个乐章,每个乐章采用不同的器乐形式,各自展现一种意境:管弦乐演奏的序曲首先勾勒江山全景,接下来,笙、琵琶、二胡、钢琴、女高音与竹笛在5个乐章内接连登台,点染出风格截然不同的音乐画面。

现场,乐团的演绎以及与独奏家、歌唱家的配合极为精彩。辉煌而充满气势的管乐与弦乐交织变化,首先搭建起贯穿整部作品的主题和宏大视角。序曲收束后,吴彤吹笙,从舞台左侧静静登台,笙如流水,既有静水流深般的宁谧,也有波光粼粼般的灵动;赵聪的琵琶化作深谷中风吹松针的私语,而突然间,月下鸟鸣般的安静氛围又被快板冲散,一如“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喧嚣缭乱;陆轶文用二胡淋漓尽致地刻画“人”的内心,面对浩荡山河,人们总是满怀热爱,胸襟开阔;激烈的钢琴令人屏息,贺茗在琴键上弹出了崇山峻岭;方琼与戴亚最后上场,人声、竹笛与交响乐团的声音彼此辉映,歌咏着“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的万千气象以及天下大同的胸怀和理想……在萦绕不绝的余韵与掌声中,余隆与乐团返场奏响了《我的祖国》,尽情抒发音乐家致敬时代的炽热心声。

创作

中国式美学融入交响语汇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的创作萌发于去年中国交响乐团艺术管理论坛期间,酝酿打磨历时一年。于这部作品而言,赵麟是格外契合的创作者人选。赵麟的祖父赵望云是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绘画是赵麟的家传。“小时候,我经常看爷爷和叔叔伯伯们画画,同辈人里,除了我搞音乐,其他人也都在画画。”在他看来,绘画强烈地沉淀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美学观念,这些观念与音乐触类旁通。在《千里江山》中,他希望用音乐展现“意境”等典型的中国美学观念,进而展现人的精神和境界。

民族乐器与西方交响乐的融合是《千里江山》的一大亮点,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常见的吹奏、弹拨、拉弦等乐器承载着厚重古朴的文化底色。

吴彤说,在两千年前的悠远时光,笙曾被叫作“和”,有着和谐生长的寓意。“我非常感谢作曲家能够在《千里江山》中给笙一个独特表达的机会,清雅、空灵、清幽,它并不是炫技的作品,但做减法更是一种挑战。这是中国独特的美学,也是中国的笙一直传载的文化内核。”

赵聪则感慨于《千里江山》对琵琶这件乐器的透彻挖掘:“作曲家对古曲理解得非常到位。虽然这是一部很现代的作品,但它充分运用了琵琶的语言魅力和传统的音乐语汇,完全展示出了琵琶的张力、细腻和柔美。”

除了音乐中饱含的民族韵味,赵麟同时从古诗词中大量取材,每个乐章标题无不凝练隽永,令人回味,“云飞起,楚天千里”摘自辛弃疾《贺新郎·邑中园亭》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云溶漾”“月壑松风”“千叠浩荡”等标题无不出自苏轼、范成大等名家笔下。

最后一个乐章中,女高音方琼咏唱的古诗则为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创作期间,赵麟把《千里江山图》摹本贴在工作室的墙上,在朝夕相伴中不断揣摩,寻觅灵感,“我们和多位专家探讨,也翻阅了大量相关书籍,最终选择了这首诗,它的感觉最接近《千里江山图》。”庐山的形象并非凭空想象,赵麟曾读过余辉所著《百问千里》,“他认为这幅画在创作时是有实体作为参照的,经过大量的研究,他认为主要的参照物应是庐山,或者说画作中是有庐山的影子的。”《彭蠡湖中望庐山》不仅写景,也写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赵麟认为,它很适合在人声、竹笛与交响乐团的彼此辉映中为整部作品画上句号。

“《千里江山》是一部致敬历史、献礼新时代的作品,不但是向北京国际音乐节走过的25周年致敬,更是音乐节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向中国音乐事业蓬勃发展的25年致敬。”余隆说。这次齐聚的顶配阵容中,许多人的成长经历都与北京国际音乐节紧密相连:当年还是大二学生的赵聪曾参加过首届音乐节,戴亚、吴彤、陆轶文也先后在这里登台,赵麟亦与音乐节有过委约合作。他们的“归来”,是北京国际音乐节一向力推的“中国概念”的延续与集中展示,也证明植根于全国文化中心的音乐节有着极为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爱乐者说

方琼(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

西方音乐的语言与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结合在一起,我认为这才是真正有民族思想灵魂、有我们的根的表达,在舞台上歌唱时,我找到了自己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那种天下大同、万众一心、和谐和睦的情感,那种万江入海的气象,让我觉得非常过瘾。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非常感动和幸福,这样的音乐语言不仅表达着我们对祖国的深情,也将在世界上起到文化的引领作用。

陈臻恺(乐评人):

《千里江山》从环境布置到音乐作品都把“青绿山水”的魅力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每一句旋律中都有一种强烈的共鸣,让观众融入这种通过东西方音乐风格融合创造出来的沉浸式美感中。强大的阵容一定会制造巨大的惊喜,每一个乐章、每一个独奏家,都在展现中国音乐里美学价值的高级理念。

张敏(乐评人):

终于在致敬北京国际音乐节25周年的特别音乐听到了最近非常受关注的《千里江山》。这部作品不仅辉煌的段落有力量,那些轻盈静谧的乐句更有张力,让观众完全陶醉于祖国的山河之间,这才是中国之美。北京国际音乐节25周年,用一部作品浓缩丰富的情感,这份用心会被每一个观众记住。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