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时代文艺的群星闪耀 打造大众美育样本

  • 2023-03-07 15:39
  • 文汇报

数千年从未断流的中华文脉,一位位大家如同星辰,标记着一个民族艺术文化最闪耀的坐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大师列传》第二季便将目光聚焦当代的艺术大师,入诗情画意,写时代新风。

如何让文化与艺术之美被更多人感知?《大师列传》给出的答案是“人”。行至第二季,节目的内容体量更大、涵盖领域更多元,沈鹏、吴悦石、冯英、刘万鸣、田连元、阿来……书法、绘画、舞蹈、曲艺、文学等领域的名家大师先后与观众完成对话。更关键的升维依然在“人”。新一季节目不仅仅讲述艺术家们在各自专业的造诣,更把他们还原成一个个在人生激流中不懈奋进的真实个体,以此彰显新时代文艺发展、文化繁荣的勃勃生机。

《大师列传》第二季在总台央视科教频道播出,央视频、央视网同步上线后,引发受众热烈反响与专家点赞。如果说“扎根时代,赤诚求索,无愧‘大师’二字”是观众对新时代文艺“群星闪耀”的感喟,那么“看完艺术家的成长路,我又想拿起画笔了”则见证着一次大众美育样本的打造。

用“列传体”立人物之骨,丰富美育教育影像库

在中国电视史上,《大师列传》无疑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节目以“列传”为名,从文艺史的角度记录新时代名家大师,糅合访谈节目的样态、人物纪录片的内核以及艺术赏析的风采,将影像、作品、文献和评论融为一体。

对此,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评价:“优秀的文艺作品、杰出的文艺人才,都需要艺术批评家、文艺理论家、学术期刊和大众媒体去发现、去评论、去传播、去立传。从艺术史的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度理论评析、对人民大众进行深入浅出的评介,是我们文艺评论工作者和媒体人应尽的职责。”

探究《大师列传》第二季的嘉宾,沈鹏、吴悦石、冯英、刘万鸣、田连元、阿来等,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如今也都陆续步入人生下半场。节目为健在的艺术大家立传,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为历史留下珍贵影像资料,以及当代人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评论和解读;与此同时,节目也把时间轴往前拨,引观众回到大师们的微时、坎坷中,去阅读他们朝乾夕惕、囊萤映雪的岁月,以此完成与大众的共情。

丰富美育教育的影像库,视觉性、立体化的记录方式让观众“可感、可知”。而回到大师们“功成名就”前,他们在困境中的精神魅力让年轻人感慨:文化艺术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从厚重生命里诞生的奇迹,蕴藏着“可学、可用”的精神力量。何加林从平凡的工作中写出小说《烛》,将对未来的期待一步步化为现实;锯骨后的冯英在毕业作品《天鹅湖》中,以超高难度的“32圈挥鞭转”成就芭蕾舞台生涯的标识……一段段“惊险迂回”而富于启迪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节目用精神立住了人物之骨。正如中华曲艺学会副会长、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评价:“他(她)们的业绩在于使西方的艺术开出中华之花,让中国的传统艺术结出新时代的硕果。这就是中国的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创新节目表达,呈现文艺赏析新范式

不仅“列传体”的叙事是新的,《大师列传》第二季的视觉创造同样充满高科技美学的气息和传统文化的底蕴风采,网友赞叹“震撼而亲切”。

节目利用270°绿箱、实时渲染的虚拟场景以及AR、VR、MR、3D建模等硬核科技的舞台呈现,让观众沉浸于兼具艺术感染力、技术创新力和丰富想象力的艺术殿堂,更让一幅幅作品在被作者赋予过一次生命之后,再次“动”了起来。荧屏上,大师们在主持人的带动下,或站立船头从远处驶来,或踱步于丛林之中比肩交谈,或穿行于楼桥岸边四处赏游,虚拟的环境与人交织成一幅幅若梦似幻的美妙画卷,为观众营造出身临艺术殿堂的美感。神来之笔化为生机盎然的世界,使得艺术工作者“为山河写照、为人民抒写、为时代画像”的价值底色被凸显。北京画院艺委会原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石齐表示:“这种将思想和艺术结合、再加上技术的融合创新,打造出来的艺术影像世界让中华文化焕发了全新的生命力。”

艺术在新媒介中被更灵动地传播,美育普及在新表达中可以无远弗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认为,《大师列传》的创新表达呈现出文艺赏析新范式,完成了典雅艺术与日常烟火的共鸣交融。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