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客家山歌更有生命力

  • 2023-12-27 15:31
  • 中国文化报

10月29日,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传承人研修班结业展演在赣南师范大学举办。受访者供图

赣南是音乐的宝库、山歌的海洋。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赣州市剧协名誉主席黄玉英总会回想起童年时期在外婆家的美好时光:果园里生长着各式各样的果树,葡萄架下荡起秋千,耳畔时常响起山歌小调……对黄玉英来说,客家山歌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

客家山歌是国家级非遗,用客家方言演唱,主要分布于广东的深圳、河源、梅州、惠州、韶关,江西的赣南、铜鼓等省市,及国内外客家人聚居地,是客家人在日常劳动生活中即兴成词、有感而发的口头文学。作为民歌的一种,它题材广泛、内容通俗、形式自由,从古至今传唱于山野田间、村落圩场、学校社区。

黄玉英是土生土长的赣南人,听着赣南客家山歌长大,对其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黄玉英数次登上海内外重要演出和交流舞台,用歌声向世人展示客家山歌的独特韵味。

1992年,正值舞台艺术黄金时期的黄玉英被任命为赣南文艺学校副校长,后任书记、校长,分管教学工作。告别舞台后,黄玉英也没有停止传承传播客家山歌的脚步,在岗严抓教育教学的同时,主编完成了《赣南采茶声乐腔教学曲目选集》,填补了教材空白。

除了在国内推动客家山歌的传承发展外,黄玉英还积极参与国际人文交流活动。1999年,黄玉英作为赣州市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在马来西亚举办的第十五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那场大会上,黄玉英连唱4首独具赣南特色的山歌,赢得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然而,客家山歌的传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伴随城镇化进程,山歌与人们渐行渐远。“作为客家儿女,挖掘和保护客家山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黄玉英认为,山歌的传承发展,有“自发”与“自为”两条路径,仅靠人民群众自发的集体创作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有识之士的积极作为。

2017年8月,在江西赣州城区的五龙客家风情园客家剧场内,一群热爱山歌艺术且在客家山歌领域有较高声望的赣南地区文艺教育、表演、研究等领域的人才齐聚一堂,发起成立了赣南客家山歌传承发展研究会,致力于山歌文化的挖掘、整理、创作、研究和传播工作,为传承发展好赣南客家山歌搭建平台。刚刚从教学岗退休的黄玉英被推举为会长。

目前,江西瑞金、龙南成立了客家山歌协会,一部分县(市)的客家山歌队正在悄然建立,客家山歌相关推广活动也在蓬勃开展。其中,龙南山歌协会把客家山歌传播活动纳入小学教育,成立小学生课余兴趣班,同时还培训了一批山歌文化讲解员,让客家山歌成为文旅名片。瑞金、大余、石城、上犹等多县市区的山歌队伍参与当地政府主办的文化惠民及旅游推介等活动,有的山歌队伍还多次赴马来西亚等国家参加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获得良好的国际声誉。在这一过程中,黄玉英等人还注重培训新一代的客家山歌传承人,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培训活动,推动建设专业化的研究与传承队伍。

在黄玉英看来,山歌的传承需要新视角、新思维,与跨领域资源的结合是有效手段,要打好“客家”这张牌,增进海内外客属社团的联谊交流,还要关注国内外在山歌传承发展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取各家之长,再结合本地实际,实现创新发展。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