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料会馆“老门神”带来沉浸式新体验

  • 2024-02-19 11:11
  • 北京日报

《老门神》剧照。供图/北京曲艺团

本报记者韩轩

今年春节的颜料会馆里,大鼓曲韵悠扬,快板打得翻飞,观众笑声不断。沉浸式曲艺剧《南城记忆——“老门神”》自大年初一上演至大年初五(2月10日至14日),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北京南城老艺人的“艺”与“义”。

“老门神”灵感源自会馆保安

《南城记忆——“老门神”》是北京曲艺团的首部沉浸式曲艺剧,它在颜料会馆历史沿革的基础上进行文艺加工,通过“门神”的传奇经历以小见大,反映南城漫长的时代变迁,体现南城绚丽的特色文化。“门神”来源于贴在大门上的门神爷,实际指的是过去颜料会馆的看门人,他与颜料会馆的掌柜,以及当年的老艺人发生了许多有趣又耐人寻味的故事。

“我们总来颜料会馆演出,但要给这里写一部沉浸式曲艺剧,与颜料会馆的历史结合,还不能生搬硬套,一开始确实觉得压力很大。”该剧编剧、相声演员李涵刚接到这个任务时,苦思了很久,后来有一天,他忽然想到经常和曲艺团打交道的颜料会馆保安。有一年夏天,曲艺团在会馆演出时,保安买了西瓜,专门切好了送到后台和演员分享,大家都十分感动,“后来我们发现,这位保安跟邻里、观众都很熟,有观众来了,他就和观众聊天,聊着聊着就把人送到了会馆里,按理说这不是保安工作分内的事,但他这么做特别有老北京南城人的热情。”

李涵想到,老颜料会馆一定也有这样的看门人,有点像老舍先生《茶馆》中的王利发,他能接触到出入会馆的形形色色的人,也能见证时代的变迁。

原汁原味展示老曲艺形式

于是,这部曲艺剧就选择以“老门神”的角度切入,用老会馆看门人带出老艺人,再巧妙地讲述老艺人们转行的故事,制造出很多笑料。剧中8位角色展示了单弦、大鼓、相声、快板等9种曲艺形式,其中不乏拉洋片、牛骨数来宝等随着时代发展淡出人们视野的艺术形式。

早些年,李涵看过老先生表演拉洋片,知道这种表演形式,但剧中的拉洋片不能再唱老词。“我又向好几位老先生请教,拉洋片表演配唱的行腔是什么样,词儿怎么往下走,保证原汁原味,再写新的词。”

剧中,观众穿越时空来到旧时的颜料会馆,趁“老门神”不防备,几位艺人“闯入”会馆向观众卖艺,老弦师弹起弦子,大鼓书唱起来,观众也被招呼着看拉洋片。小观众最喜欢这样热闹的场景,争先恐后跑到拉洋片的木箱前,兴奋地透过木箱上的小孔往里瞧着。

《老门神》中展示的另一种不常见的曲艺形式是牛骨数来宝,是一种用牛的胯骨做板儿、演员击打表演的艺术形式。《老门神》项目负责人郭迎欢介绍,目前,不仅会表演牛骨数来宝的人少,能用来表演的牛骨都不好找。为了还原这种古老曲艺,曲艺团向老艺人求教,再到处找能制作牛骨板的工厂、作坊,甚至问到了乐器厂,还找了不少曲艺爱好者帮忙,终于制作成了几副牛骨。表演牛骨数来宝的年轻演员也加班加点地勤学苦练,演出时,他近距离站在观众身边,用这么个三角形的大物件儿打出花儿来,引得观众频频叫好。

沉浸式互动别开生面

《老门神》是一部沉浸式曲艺剧,充分运用了颜料会馆的空间布局,会馆的主舞台、楼梯,乃至观众席之间的过道都是表演场地,剧目也设计了很多互动情节。

“我们一位演员会茶艺表演,用长嘴壶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上茶。”郭迎欢介绍,剧中,这位演员就化身上茶的跑堂师傅,给观众斟上一盏茶。

剧组还为每位观众准备了一些“铜钱”做道具,可以打赏自己喜欢的演员,还原旧时代曲艺人和观众互动的情形。“互动中演员怎么拿打赏的笸箩,手心朝上还是手背朝上?过去都有讲究。”郭迎欢说,针对这些细节,主创团队也专门咨询了老先生,“这些是不能错的。”

“剧中包含的曲艺形式很多,表演也很密,上年岁的北京人一看就觉得很有回忆,我们也希望把这些曲艺形式展示给年轻人。”李涵说,外地的观众也能在这部剧中感受到多种多样的北京文化。

据悉,2月19日至24日(大年初十至正月十五),《南城记忆——“老门神”》将继续在颜料会馆以每天两场的频次上演。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