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盒子,我们发现唐代仕女在翩翩起舞。
你见过画卷中的娇艳女子走出画来,翩翩起舞吗?你见过静止的兵马俑变成真人,生龙活虎吗?这些并不是不可能,你可以在一个神秘的“盒子”里看到这些神奇的景象。
最近,这个盒子出现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图书馆农医分馆的大厅中(详见本报12月5日A11版)。它其实是一个长达2.3米的大型观看设备,是一个叠加型虚拟幻影成像装置,人们可以通过亚克力板层层叠叠的透视与叠加效果,看到兵马俑、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等静态的历史文化遗产动起来。
这个展览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教授王小松设计策划。王小松说,展览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互联网+”的触角,与社会共享文物资源,让历史文物不断融入公众生活,使沉的文物走出“深闺”、走出“家门”,“复活”于当代、“复活”于社会。
还没观看的读者们不要着急,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钱江晚报与浙江大学合作,邀请到了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王小松,他将在本周六(12月15日)13:00至14:30,来到现场,为大家答疑解惑,领略历史文物的别样魅力。我们将征集30位中小学生前往,大家可以扫下方二维码,在稿件评论区跟帖报名:姓名+手机号。先到先得,抢完为止。
高科技和艺术相结合,浙大教授王小松现场讲解
2016年11月,国家文物局主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启动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使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在今年浙江桐乡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展出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主题展览便是这些成果的部分体现。这个“盒子”其实就是“互联网+中华文明”展的组成部分之一。
王小松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学系的教授,也是著名的艺术家。他的主要领域是当代艺术与设计。去年,他就设计了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邮票。其实这位艺术家的设计离我们并不遥远,大家所熟悉的杭州东站东广场的整体景计也是由他主导设计的。
在王小松的了解中,“互联网+高科技+艺术+新材料”的文物展览形式,在其他博物馆中还未出现。在本周六,除了自己会到现场解答观众的疑惑之外,他还将带来两位博士生为大家讲解展览,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盒子里出现的各种“活灵活现”的历史文物。
这展览在今年11月的乌镇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展出过一次,大家对这个以艺术为主导、以科技为支撑的全新展示模式,感到新奇。
王小松说,由于互联网大会只对专业观众开放,受众面较小,许多观者无法了解该展示。因此,为了积极推广“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他们计划在未来的一年中在全国部分省市进行巡展,而浙大就是第一站。
盒子的外观看起来很普通,方方正正的,盒子上方镶嵌了一层层的亚克力板,通过灯光的影射,远远看上去是一个“寺庙”的模样。这是王小松教授的精心设计,这个“寺庙”其实是宁波保国寺的数字三维模型。
宁波保国寺是我国江南保存最完好的北宋木结构建筑。王小松说,这样的设计在视觉上让观者既可看到完整的保国寺古建筑风格,又能感受到其内部结构。这样的外观,也让现代感十足的高科技盒子具有历史人文气息。
透过这个神奇的盒子,沉睡已久的文物复活了
盒子里共有四个屏幕,分别讲述四个故事,错时播放,每个故事时长都在7分钟左右。从四个屏幕往里观看,古代世界与当代情境同步,从翩翩起舞到时装走秀,仿佛现代科技为古代文物施了魔法,让这些沉睡已久的文物“复活”。
盒子内所展示的表演,由中华传统文化的“服饰之秀”、“舞乐之美”、“体育之乐”、“灯火之熠”四个部分组成,主要以汉代长信宫灯、汉代击鼓说唱俑、唐代演奏陶俑、唐代《簪花仕女图》、南宋蹴鞠纹铜镜等多件文物为素材。观众可以通过这些“活”起来的文物,近距离感受中华文明的演变与发展,同时感悟古人造物的匠心和历史的沧桑变迁。
另外,在盒子的背面,利用全景、AR增强现实等技术,以数字化的形式重现了敦煌壁画等文化遗产资源。观众可以通过手指在屏幕上的滑动,观看到洞窟内部的空间,仿佛置身于敦煌莫高窟实地游览。
王小松说,在以往,文物一般只存在于书本印刷品中,是博物馆内禁止触摸的藏品,它们的展示往往受到空间、时间和媒介的制约。除此之外,文物总需要以深奥的文字来进行诠释,让普通观众理解起来很困难。现在,通过技术手段将藏在历史深处的文物变“活”,将人们带入到历史情境中去,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他认为,学生来观看这个展览,不仅让他们对教材中枯燥、静态的历史知识有更直观、生动的理解,还可以打开他们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对文物与传统文化产生极大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比如此次展览中出现的文物——宋代蹴鞠纹铜镜,可以让孩子们知道中国早在宋代就有了足球这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