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经历独处时光吗?67.0%受访者建议独处时做好生活规划

在这段时间,不少人经历了独处的时光。独处的时候,如果能够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不会觉得烦闷,还能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抽离出来,和自己好好相处,充实内心。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6%的受访者这段时间在独处,66.5%受访者觉得独处的感觉好。独处时,67.0%的受访者建议做好生活规划,65.2%的受访者建议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受访者中,男性占44.0%,女性占56.0%。00后占5.7%,90后占35.5%,80后占44.1%,70后占10.5%,60后占3.8%。

66.5%受访者觉得独处的感觉好

老家在河北的文玲,二月初就返回了天津,她的室友回来得比较迟,文玲就有了一段独处时光。“开始一个人的时候,我会有些不适应,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屋子里静得吓人。后来我慢慢调整,现在已经很享受这种感觉了”。

文玲说,她最近早睡早起、按时吃饭,每天坚持健身、看书,状态越来越好,外形也变得更好,自我的认同感增强了。

调查显示,59.6%的受访者这段时间在独处,91.9%的受访者有过独处的经历。

家住河北保定的张晞今年上大三,这段时间一直在准备考研。“白天家里人上班,只有我自己在家,除了上网课,剩下的时间我会看些专业书。”张晞回忆,以前在学校住宿舍的时候,她学习时总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认为是吵闹的环境让自己不专心,但是这段时间独处,却发现是自己自控力不好。

在吉林某事业单位工作的樊静(化名)说,她丈夫要参与疫情防控的后勤保障工作,有段时间住在单位,她因此就有了一段独处的时间。“我老公刚赶回去上班的第一晚,我没有睡好,已经好久没有一个人生活了,很不适应”。之后,樊静给自己的生活做了安排,白天做家务,有时间就钻研一下美食。

在广州工作的戴羽说,这段时间,她基本都处于独处的状态。“我表面上看是个比较爱热闹的人,但私底下我还是挺喜欢独处的。”戴羽认为,独处不等同于孤独、寂寞,它可以让人从复杂的社交中抽离出来,更多地关注自我的感受,从而达到自洽。

数据显示,66.5%的受访者觉得独处的感觉好。65.5%的受访者觉得独处可以精简社交,简化社会关系,58.8%的受访者觉得独处可以“充电”,学习新的知识技能,58.8%的受访者觉得独处可以让人更好地认识、发现自我,46.2%的受访者觉得独处可以让人更加独立自主。

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国际教育心理学专家陈志林认为,独处既可能让人感到痛苦,也可能使人愉悦。享受独处的人,并不会觉得自己缺乏与人接触的体验,他们在精神上有所寄托,这时的独处是有益身心的。

67.0%受访者建议独处时做好生活规划

樊静觉得,独处让人有更多的时间关注自身真实感受,“有时和很多人在一起,总觉得没了‘自我’,独处就可以找回自我”。

张晞则感觉,自己一个人时,学习效率会有所下降,“我觉得独处时需要提高自律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地向目标推进”。

“屏蔽掉一些无关的社交,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到更需要的地方。”戴羽在独处的这段时间里,学习了一直想学的尤克里里,看了以前没有时间看的书,作了很多思考。

戴羽觉得,独处的前提是要掌握一定的生活能力,把自己照顾好是最基本的。

独处需要注意什么?调查中,71.7%的受访者认为要保持正常作息,57.8%的受访者认为要规律饮食,52.2%的受访者认为要保持居家环境清洁卫生。其他还有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48.3%)、时间管理(46.8%)和自律(38.9%)等。

“独处不是与世隔绝,保持一定的社交也是很有必要的。”文玲觉得,与亲友在线上保持联系,能让人独处时不会觉得孤单,“我周末晚上经常跟家人或好友视频,在视频中看到熟悉的人的面庞,心情也会好”。

现在,张晞每天会写一篇日记类型的微博,记录自己一天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复盘、反思即将过去的一天。“我希望能够把这段独处的时光过得充实,如果能够考上研究生,到时我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让独处的生活更精彩,67.0%的受访者建议做好生活规划,65.2%的受访者建议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60.9%的受访者建议保持一定的社交,47.1%的受访者建议多读书,丰富精神世界。

对于独处,陈志林认为,首先,要正确认识独处的含义。“独处不同于孤独、寂寞。在这段因为疫情隔离在家的时光里,我们要静下心来,将每天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不让焦虑的情绪侵蚀我们的大脑,享受独处带来的快乐”。

其次,要用感兴趣的活动填充独处时光。“比如读书或观影,做有趣的手帐,做瑜伽、跳操锻炼身体,在网上搜集各地风景照汇集成册,学一项简单的技能……这段时间,很多网络平台开放了一大批免费的教育资源供大家学习”。

最后,独处时要学会自我探索和觉察。“通过较长时间的独处时光,我们可以进行深入且有效的思考,比如自己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等。只有越来越了解自己、越来越坦然地接受真实的自己,才能更自如地体验人生”。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