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造桥”能力

观点提示

只有真正持续地把教师的“供给侧”与学生的“需求侧”联系起来,把好的内容用学生能接受、愿接受的方式传递出去,思政课的价值观教育才既不是自我感动,也不是简单迎合,而是成为“我们”的共识。

价值观教育是关于如何选择和行为是正当的、好的、善的的教育,是形成国家和社会公认的正当性原则的教育,是塑造公民、维护社会共同体、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在当前中国高校的教育体系中,思政课是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因此要提升高校思政课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我们首先有必要从教师角度反思其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和能力。这些素养和能力应该真正形成一个“集合”,才能形成聚力,助力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思政课教师应做到知行合一。这是价值观教育能否立得住的基本前提,意味着教师自身要“真信、真懂、真做”,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不仅用说理的力量、也用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思政课教师应具备共识思维。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教化活动,意在通过价值教化和引导,形成学生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认同。应该指出的是,这种认同本身是以差异性为前提的,真正有效的认同应是一种从不同主体出发形成的“共识”,而不是强求统一。这意味着教师需要真正深刻理解“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有《大学》所说“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的心态,建立起与学生对话、共生、不断接近教育目标的意识。同时,要不断探索解决学生价值冲突的能力。比如借鉴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方法,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创设“是”与“非”的两难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推理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反思个人见解,通过类似的方式将冲突化为教育素材。

思政课教师应超越功利主义。我们的教育需要适应社会需求,但并非完全的“追赶式”。价值观教育最终应着眼于长远的、超越性的价值引导和价值关怀。雅斯贝尔斯曾说:“所谓教育……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的一代”“大学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是一份“长线”的工作,应尽量通过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多一些对人生方向和生命意义的思考,找到与他人共进步、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实现自我的内驱力。

思政课教师应以理服人。说理而非说教的课堂才有吸引力。这需要我们思政课教师抓住理论和现实中的真问题,从历史和逻辑等角度进行透彻分析,忌大而化之,忌隔靴搔痒,忌用鸡汤替代理论。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把问题背后可能存在的“前提性”问题、尤其是学生可能会困惑而不自识的问题问出来、讲清楚。比如,我们为什么要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仍然有生命力?为什么宁愿颠沛流离甚至牺牲生命,有一些人还是选择信仰共产主义?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等等。另一方面,虽受课时等因素的限制,我们的思政课教育不求所有细节,但至少应提供一份明确的知识地图。因为毕竟一定程度上的确知是坚持信念的重要前提,漏洞百出的理论很难让人信服。

思政课教师应把握规律。价值观的传递有其教育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仅仅知道“应该”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是不够的,还应该了解现实中要面对的学生是怎样的、他们可能拥有怎样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使价值观教育从“应然”走向“实然”,从抽象走向具体。教师一方面需要关注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了解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基本心理规律;另一方面需要打开学生已有经验世界,尊重学生本有的背景知识和良善意志,引导学生检视自己的困惑和需求,进行启发性的引导。这样的教育意味着,在教学中真正具有一种实践化的思路,而不只是做好专业范围内的理论研究和讲授。

思政课教师应视野开阔。思政课既具有政治属性,也具有通识属性,要求教师具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心平气和地认同主旋律,坚定四个自信,真正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目标。同时,我们的思政课教师大多来自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而面对的学生来自于各个不同专业,这也要求我们要主动了解有代表性的校本案例和行业前沿成果(如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关注的5G、人工智能等问题),从思政角度来分析,用学生熟悉的话语和案例来讲授,而不只是自说自话,自己感动自己。

思政课教师应以情动人。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思政课传递的“情”应是真正有生命力量的情怀,是教师信仰、视野、思维、人格等力量的综合体现,绝不仅仅是靠技巧来实现的。当然也唯其如此,这种心灵的触动才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

思政课教师应善于学习。除了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创新,思政课教师常常要直面不同声音的挑战,教学内容与常变常新的时政内容息息相关,学生特点也在不断变化,这使得善于学习成为思政课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只有持续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关注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关注新的教育教学规律,我们的价值观教育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总之,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造桥”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我们才能真正持续地把教师的“供给侧”与学生的“需求侧”联系起来,把好的内容用学生能接受、愿接受的方式传递出去。也只有这样,思政课的价值观教育才既不是自我感动,也不是简单迎合,而是成为“我们”的共识。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KDC025]、北京市委教工委扬帆资助项目[JGWXJCYF201711]成果)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