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校园治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动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惠及校园‘大院’,对于提升社会应急响应能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建议“进一步推进校园治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更是掀开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崭新一页。目前,国内高校大多建立在城市,大学与城市互动的程度日益加深。抓好校园治理是完善大学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大学治理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结合度最高的地方。
据了解,全国各地区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大胆探索,有效破解了许多城市基层治理难题。以北京市为例,全市探索形成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有效实现了让各类城市管理力量在街乡综合下沉、力量聚合,形成权责清晰、条块联动的体制机制。赵长禄表示,“这项改革探索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也为解决高校治理问题提供了借鉴。”
赵长禄认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校园治理纳入地方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体系,就要进一步完善校园治理与社会治理相融合的政策保障,制定完善相关制度文件,明确社会治理力量和治理手段进校园的目标要求和具体路径,逐步构建起大学提需求并配合、政府主责、相关部门协同执行的联合治理工作格局。
赵长禄建议,加强属地街道综治中心校园综合平台建设,融入政府基层治理力量资源,发挥协调指挥作用;推动社会治理一站式校园网格建设,参考社区警务站,整合公安、司法、信访、应急管理、城管、社会事务等部门力量,推动基层执法力量按需进入校园网格,使社会治理和服务资源下沉到校园基层,构建合作联动、条块结合、职权清晰的工作机制。
赵长禄还建议建立校园治理与社会治理相融合的长效机制。在推动社会治理一站式网格建设基础上,整合城市管理、应急管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等平台,坚持“一网统筹”,逐步实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的协同应急处置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功能互补,将社会应急管理效能向校园延伸,将高校智力资源更好服务社会。将更多的政府资源下沉到基层,推动居民自治组织退出高校内部管理体系,由政府接管“大院”类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