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夏洛特烦恼》中,夏洛的同学袁华凭借一篇《我的区长父亲》获得了区作文比赛一等奖,这成为被网友经常引述的“拼爹”梗,而这样的剧情最近上演了现实版——“我的研究员爸爸”。
16日下午,在最近舆论场中闹得沸沸扬扬的“神童因研究癌症获科技大奖”一事终于有了调查和处理结果。
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组委会宣布,云南昆明六年级小学生陈某石《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违反了竞赛规则中“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规定。根据大赛规则,决定撤销该项目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收回奖牌和证书。
陈某石的父母均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领域与陈某石获奖课题所属领域相同。从其父亲的致歉到组委会的这项决定,显然,“天才少年”陈某石的获奖归根到底还是“拼爹”的结果。
一个六年级的孩子研究癌症还获了奖,这件事之所以搅动舆论,是因为它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认知,甚至有些违背规律。
在生物学专家的眼中,这项获奖的研究,相关专业研究的本科生需要经过大半年的训练才能操作,而且实验结果也未必能做到像这位小朋友那样完美。
而通过陈某石的实验记录可以发现,在课题最初,他甚至不知道“基因”是什么,通过网络了解后,只用了短短5天,他就从一无所知,达到了了解基因表达水平的程度。这实在是有违常人的认知,更违背科学研究规律。
一项科学研究的进行,除了需要前人经验的积累,更需要研究者本身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素养并进行大量的专业练习。而连基因是什么都不知道的陈某石能取得上述成果,我们很难不把他从事相同研究的父母和这件事联系起来,陈某石确实是直接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除陈某石以外,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由两名小学生完成的《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也被指超出小学生能力范围,目前也已进入了调查阶段。
接二连三不可思议的神童被曝出,有网友感叹:“继‘我爸是李刚’之后,‘技术型拼爹’正在崛起。”
网站截图
眼下,孩子的父亲道歉了,组委会也撤销了奖项,这件事就这样了了吗?谁需要为这件事担责?谁需要为这样的现象反思?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催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中国,教育孩子是一场“军备竞赛”,“不能输在起跑线”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教育观念,随着这条线越来越提前,家长们的教育焦虑也越发提前。
陈某石参加的这项比赛或许比较小众,而很多中国孩子都曾打过交道的“奥赛”则更能反映问题。
在中国家长眼中,各种各样的竞赛奖项是必拿项目,从小学到大学,奖项拿得越多,进入好学校的筹码也越多。基于中国家长的这种普遍心态,各种名目繁多的奖项也越发有市场。
除了拿证拿奖,为了让孩子在同龄人中鹤立鸡群,任何能提升竞争力的方法都得试一试。
“5分钟看完几万字的书”“脑门吸勺子”……这些看起来有些荒谬的新闻,背后都是无数个焦虑的家长。而当孩子的成长不能满足预期时,家长们便亲自上阵,有钱的出钱,有权的使权,有技术的出技术,想尽办法给孩子套上各种光环,有些孩子的简历打印出来甚至比本人还高。
网友评论截图
这到底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还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
相比于中国家长的焦虑,这件事暴露出了学术领域的歪风邪气更要引起警惕。研究员父母为子拿奖,说到底,这种揠苗助长的另一面其实就是权力寻租,而这,也是诞生“技术型拼爹”的温床。
此外,陈某石这份超出他能力范围的研究,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是因为它挑战了“教育公平”的社会敏感神经。孩子的成长不是父母的成绩单,利用不道德的方式谋取利益,即使获得了短期利好,长期来看却是贻害无穷。
如果大赛不撤回这份奖项,正处在认知世界的陈某石会以为,学术研究也不过如此,失去对知识和科研成果的尊重。殊不知一项科研成果背后,可能是研究人员坐冷板凳苦熬数年的艰辛。正处在三观形成期的孩子,也会因尝到“背靠大树好乘凉”的甜头,变得依赖性更强。
一个全国性的科技创新大赛,居然出现父为子拿奖的乱象甚至笑话,不免让人错愕:评选的公正性何在?大赛的公信力何在?
更关键的是,这样的做法,不仅有损个人学术道德,还会污染整个科创环境和教育环境,贻笑大方背后,寒的是众多科研人员的心,伤的是中国家长对教育公平的信心和期待。
希望这样的“神童”不会再有,也希望这样的“神通”无处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