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学生会成学生“找得到 靠得住”的家

不久前,《太强了!顶尖高校学霸“神仙笔记”刷屏,这10类专业绝了》文章中的一张张学霸笔记图“现身”网络,引发许多媒体和网友关注。

这些“神仙笔记”来自浙江大学学生会参与推动的浙大首届最美学习笔记大赛。

“能够激发同学们知识‘再创作’兴趣的学习笔记堪称‘艺术作品”。”作为参赛者,该校“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廖人玉认为,大赛不仅体现了学生爱学、善学、勤学的精神品质,也是校学生会积极参与学校学风建设、聚焦学生学习本位需求的缩影。

在深化学生会改革过程中,浙大学生会一直坚持“全心全意,服务为你”的宗旨,按“扁平化”模式改革职能部门设置,减少管理层次以提升服务效能,实现对广大同学“点对点跟进、面对面服务、实打实解难”,真正成为同学们“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家园。

直击需求本位,引导学生回归学习

去年12月,千余名来自各院系的学生代表在浙大紫金港校区文化广场上齐声喊出“我也是倡议者”的口号。这项由校学生会联合校研究生会、校博士生会共同发布,号召全校同学“坚守初心、抬头上课、尊重知识、实事求是”的倡议在浙大掀起了一阵学风热潮。

“认真听讲、勤做笔记等学习过程中看似微小的每一步,却能带着我们行至千里。”环境与资源学院2017级本科生林路佳认为类似的学风倡议很有必要。

浙大学生会将学术文化活动作为学风建设的有效载体,先后举办“真人图书馆”“ICON分享会”等品牌活动,邀请各行业优秀从业者讲述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成长经历,以产生共鸣的形式,传递正面积极的理想和追求。

浙大学生会还协助推动各院系开展“学霸开讲”活动,挖掘学习先进典型,为他们“搭台”分享成功经验、优秀习惯,营造崇学尚学的浓厚氛围。

“竺可桢奖学金”是浙大最高层次的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会列入校志。为了满足同学们的数字化阅读需求,做好学风建设“加减法”,寻求广大同学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浙大学生会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探访竺奖”系列专栏,分享优秀学子的学习方法和人生经验,并利用“互联网+”模式扩大宣传,构建“严、实、勤、和”的优良学风。

构建服务闭环,聚力强化学生粘性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浙大学生会的权益服务,那一定是“润物无声”。

为了让每一名同学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权益服务,校学生会设置大堂副理,第一时间接收同学们反馈的食堂问题;扩大学校风雨爱心伞覆盖范围,让更多同学在雨天有伞可撑;协调开设假期短驳巴士,在离校和返校高峰期为学生提供便捷服务……校学生会成为学生和物业、饮食服务中心、宿舍管理中心等学校职能部门的桥梁和纽带,和学生紧密联系“打成一片”,实现权益问题的实质性解决。

“东六教学区缺少非机动车车库,停车十分不便。”在学校第三十二次学生代表大会提案座谈会上,学生代表向物业和安全保卫处提出了教学区停车难的问题。在浙大学生会的推动下,学校将东六教学区花坛改造成非机动车停车场,开放东五教学区部分区域作为停车场,有效缓解了东区教学楼的停车压力。

组织类似的“部门面对面”座谈会已经成为浙大学生会权益服务的常规工作。前不久,权益服务部将涵盖校内生活的常规性问题等日常工作成果汇编为3万余字的《2018-2019学年维权宝典》,为广大同学提供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暖的依靠。

随着时代的发展,权益服务开始实行“互联网+”模式。校学生会推出生活权益的可视化卡通形象——“权服侠”和“来福妞”。依托QQ平台与同学们“点对点”直接联系,打造“有问题随时回复、有难点按时上报、有结果及时反馈”的服务闭环,营造良好权益服务口碑,每年平均服务人次突破两万。

同时,浙大学生会创新合作模式,与校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建立经常性联系,为权益受到侵害的同学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协助学校推广发放1000万元浙江大学爱心基金学生专项基金,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病或因贫放弃学业。

“在毕业答辩后,我被确诊为鼻咽癌晚期。申请爱心基金的流程和手续都很顺畅,很快就收到了1.2万元的爱心款。当时躺在病床上的我感受到了来自学校的温暖,很骄傲自己是一名浙大人。”一名受资助同学在浙大学生会官方微信后台留言道。

树起“高标杆”,有效凝聚思想共识

去年9月,在“放飞梦想——浙江大学青春歌会”上,95后学生章成之推迟读研时间,到贵州山村做一名支教老师的故事感动全场;10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能源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孟祥东作为浙大受邀的唯一一名学生,前往北京天安门现场观礼;12月,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陈忆南和竺可桢学院2017级本科生昝智飞受邀参加“书记有约”,与学校党委书记面对面座谈……这些校内正面引领的典型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浙大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越来越多的学生会成员能够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发挥影响力,这和近年来从严治会中的加强学生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是分不开的。

浙大学生会严格规范选拔条件与程序,挑选出学有余力、学业优良的同学从事组织服务工作,让他们树起“高标杆”,发挥“头雁效应”。

例如,第三十二届学生会第三任主席团中将近一半的成员主修绩点名列专业前10%,毕业生保研率100%,平均志愿服务时间超过300小时。他们当中不乏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和“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获得者。

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引路人,浙大学生会坚持“线上线下”协同推动思想引领。线上,以“两微一端”为主要载体,辅以QQ群、QQ空间等形式,打造融媒体宣传阵地,立足学生需求,弘扬校园正气,筑牢思想阵地。线下,推出浙大学生骨干培养工程“启明计划”,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校院两级学生骨干拓宽学习交流渠道。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