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城市智能体”加速奔跑

“‘城市智能体’是城市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互映射、协同交互的融合系统。‘城市智能体’可以实现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城市运行实时状态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它是未来城市的新形态,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期间举办的亚太智慧城市发展论坛上对“城市智能体”做了定义。

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

“智慧城市”演变“城市智能体”

作为助力智慧城市落地实现的最早的企业之一,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城市智慧化的华为在多个项目上已呈现出完整框架,并助力各城市利用新ICT技术推动传统模式快速起跑。

华为具有业界领先且完整的ICT产品线,通过携手合作伙伴共同为城市提供完整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目前,华为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160多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项目,国内多个城市的具体实现模式均已上线。

据了解,ICT基础建设是支撑庞大智慧城市的运行保障,华为在多个城市的架构设计均源于此,而“城市智能体”概念的提出则为智慧城市提供了更进一步的建设思路。如何解构“城市”、“智能”与“体”之间的关系,蔡英华解释,“城市”是指城市要素,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居民、企业、城市管理者以及基于主体产生的社会活动需求应运而生的业务场景,如政务服务、公共安全、环保等。“智能”是指技术手段,即围绕城市活动主体业务场景需求,通过信息化技术对物理城市进行精准映射,建设统一的数字底座,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使能平台。在此基础上将AI与城市场景进行深度融合,并进行不断的模型训练,其目的是提升城市中重复类的业务场景效率,经验类的业务场景提升产出,驱动城市管理和服务智能化升级。“体”即将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进行统筹规划,并实现城市内部跨域协同和跨城市的城市群协同。

如何实现三者协同,实现真正的智慧城市呢?在华为看来,先有基础建设,再有数据分析支持,最后实现人工智能、数据、物理环境的多重结合运作才能将“城市智能体”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而华为云的载体作用与AI的引擎保障则成为建设“城市智能体”的最大支撑。在华为看来,其在IOT的技术积累打造了更具优势的物联网平台——物联感知层在实现物联全感知、数据预处理、前端智能化的前提下更能有效发挥强效机制;同时基于华为云构建基础设施层与行业使能层,在城市基础建设上已快人一步。此外,智慧城市只有大脑是不够的,通过智慧大脑、智能边缘平台和无处不在的端侧感知等反映人与物的大数据分析、回传,通过海量信息数据分析结果反馈给物理城市,充分实现“智能”化,这是华为的愿景。华为EBG中国区智慧城市总裁张延德

“华为云+AI” 载体与引擎的联合推进

华为在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性明确,华为EBG中国区智慧城市总裁张延德在采访中表示,2016年,华为提出“一云二网三平台”是面向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架构。这是华为布局智慧城市的第一阶段,目前已全面实现。2017年发布了“智慧城市神经系统”,在实现城市万物互联后,城市的各个“器官”应该是统筹的、联动的、具有自我判断能力,信息由下向上可达,指挥和指令由上到下进行传递的第二阶段。

而第三阶段的“城市智能体”概念将会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加持丰富产业应用,扩大智慧城市应用圈层,全面实现无处不在的城市智能,这是华为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

作为华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智慧城市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且是承载华为技术体系的庞大项目。在智慧城市所需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领域,华为进行了“压强式投入”,均构筑了核心能力,使得华为的ICT平台领先于业界。

为了便于ISV合作伙伴基于华为平台进行联合解决方案的开发和验证,华为在全球设有13个OpenLab实验室,根据不同地域的优势行业,聚集优势人才,联合合作伙伴针对不同场景下的联合创新、解决方案开发提供了便利;位于苏州的OpenLab作为全球OpenLab总部,面向智慧城市业务,支持与生态伙伴进行广泛的联合创新、联合解决方案开发、生态建设和解决方案现场体验。

在本届高交会智慧城市专馆的华为展台上,华为通过投影漫画“市民的一天”反映了智慧生活场景下的状态,从起床—出门—工作—办事—学习等业务场景出发,将市民在城市的生活主线串联,形象地展示了未来在智慧城市的美好生活。在具有代表性的智能交通领域,通过将车联网、物联网及无线通信等技术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实现车辆及驾驶人实时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同时基于华为云EI交通智能体,实现路口交通灯的智能控制,优化后主干道路平均路口等待时间降低17.7%。

而智能政务服务智能体的出现将市民办理过程简化再简化,惠民方式尽显。华为联合生态伙伴与某市大数据中心进行联合创新,通过语音语义识别和智能问答引擎,实现7*24全天候智能响应;“刷脸”即识别身份,实现“一网通办”,将有90%的身份识别工作由人脸识别、文字识别、图像分析、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的方式完成;建立超过100类维度的个人、法人数据“画像”,实现80%高频服务事项随身办,实现精准服务。让政务服务人性化,市民更方便,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深圳市龙岗区智慧城区建设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堪称典范,龙岗区是深圳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的排头兵,致力于率先建成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区。华为协助龙岗区政府制定了智慧城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并提供了全系列ICT软硬件基础设施,龙岗区已在政务、警务、应急指挥、交通、教育、城管、消防等多个方面实现数字化,并实现数据的打通和融合,通过大数据平台进一步分析挖掘数据的价值。今年年初交付使用的龙岗智慧中心,实时呈现了城市运行总体态势,为管理者科学统筹规划、智慧化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张延德谈到,华为擅长ICT基础设施,所以在智慧城市的业务与技术架构上更加专业。对于上层要联接的业务应用,华为只需开放接口,联合更多合作伙伴一起完成,提供基于共性的解决方法与差异化解决方案,共同为城市客户提供丰富多彩的智慧城市应用。这也是为什么在华为的智慧城市体系里会出现如此多合作伙伴的原因。

在华为看来,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是应用,广为诟病的数据割裂与不融合造成了发展方式不均,技术突破不前。但随着科技发展的推进,“云大物智移”都将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支撑。而华为则希望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到城市数字化平台及物联网、大数据、GIS、视频云、融合通信五个统筹平台上来,未来华为将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逐步深化,保持全面发展。

日前,在2018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已经系统阐述了华为的AI发展战略及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华为认为,人工智能对解决问题的帮助很大,所以华为已经看到了未来十个人工智能的重要改变方向,华为云会提供必需的自动化工具,让AI应用开发更容易,更快捷。从而,使AI成为所有应用开发者甚至所有ICT技术从业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智慧城市的应用也将通过AI与云的协同作用发挥最大效能,助力“城市智能体”加速奔跑。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