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懒惰快车”

智能快递柜不仅无处不在,而且还可以扫描代码以获取包装。它看起来“方便快捷”,但它也给接收者带来了一些“麻烦”。许多快递员不会先打电话给收件人询问快递员需要放在哪里。相反,它们直接放在智能快递柜中,只能通过短信通知快递存储地点。因此,许多人无法及时收到快递员,并且一些快递员因超过快递员的免费存放时间而被收取额外费用。有些媒体称这种“直送快递柜”为“懒人快递”。

智能快递柜本身似乎解决了快递行业的“最后一英里”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终端递送服务,它不仅大大提高了快递服务的效率,而且为接收者提供了更多的权利,可以给予接收者充分的自由和灵活的时间来发送包裹。扫描码传送方式的使用已将快递直接替换为家庭,减少了用户信息的泄露,降低了暴力犯罪的风险。

国家邮政局最近发布了一项新规定:《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从今年10月1日起,企业使用智能快递快递员应当取得收件人的同意,否则将是违法的。新法规的出台将有助于更加标准地使用智能快递柜。许多人都认为新规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懒惰表达”现象。

事实上,快递员热衷于使用智能快递柜,而不能归咎于“懒惰”。更常见的情况是节省时间,完成交付,任务评估,或者收件人不在家,未接来电,社区刷卡等原因,快递员无法送到家中。一些专家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应给予快递员适当的灵活性,以便将快递员放在智能快递中。此外,电子商务平台,快递公司和智能快递柜运营商应相互合作,优化交付方式。提倡用户在购物时选择自己的送货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放在快递箱,收集点或送货上门,避免后期送货环节的矛盾,缓解快递的压力。

近年来,中国快递量逐年增加。据统计,2018年,中国的快递业务量为505亿件。预计2019年快递业务量将达到600亿件。显然,快递业的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广泛的管理。例如,快递公司的草根店铺是随机堆放的,在分拣时会被乱丢。事实上,快递公司本身并不规范而且不完善,不仅伤害了收件人的利益,也对快递员不负责任。从表面上看,“懒惰表达”的“懒肋”在快递上。事实上,快递公司的“管理不端行为”是根本原因。早些时候,快递员没有给快递公司一些警惕,以完成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事故不满意。

新法规将出台,快递公司不能“无所事事”,并且必须要有一种内省的态度:一方面,从源头上提高快递员的绩效考核,不能让快递员来超负荷运送,规范快递员工的分配量和任务指标还必须具有文中规定的交付标准和规范,以便快递员可以依靠证据;另一方面,智能快递柜的“懒惰快递”现象应与住宅物业积极联系。创新的服务方式,妥善解决“最后100米”快递问题。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