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夏天和秋天,我参加了‘非遗进景区’活动,在博斯腾湖景区挣了六七千元。”4月1日,71岁的米代对记者说。米代是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乌图阿勒热村的村民,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蒙古族刺绣的传承人。博湖县依托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博斯腾湖景区,通过“非遗+旅游”,不仅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也为景区周边的村民开辟了一条增收新路。
乌图阿勒热村是离博斯腾湖景区最近的村子。全村540多人,各类非遗传承人40多人。其中自治州级传承人37人,自治区级传承人5人,国家级传承人1人。
近几年来,随着博斯腾湖景区不断提质升级,疆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乌图阿勒热村也搭上了旅游发展的快车。“我们村主动和景区对接,在2018年夏秋两季旅游高峰,村里组织了‘非遗进景区’活动,组织20多位非遗传承人进入博斯腾湖景区,展示蒙古族的服饰、长调、民俗等特色文化。除了景区给每位传承人支付报酬外,传承人还可以在景区内出售自己的作品。”乌图阿勒热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永善告诉记者。
米代说:“我在景区主要展示出售蒙古族传统服饰,一件男装至少卖800元。我做的一些手工刺绣钱包、针线包,一个五六十元,游客都很喜欢。”由于绣品销路不错,米代在县城里开了家店。夏秋季她在景区,冬春季在店里。“现在冬天的游客也多了。我手工刺绣的一条裙子卖3000多元,常有慕名而来的人定做。”米代开心地告诉记者。
48岁的西克热是村里的贫困户,也是一名非遗传承人。2018年参与“非遗进景区”活动,挣了三四千元。意外收获让他信心倍增,又找到王永善,表示今年还想参加这项活动。
在乌图阿勒热村有一个上百平方米的民族民间文化展厅,记者看到,这里既有精美的蒙古族手工刺绣作品、托布秀尔、蒙古族服饰,还有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这都是村里非遗传承人的作品,许多游客看上就会买。”王永善介绍,“现在游客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我们将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吸引更多村民参与,通过旅游受益。”
“看完了美景,再感受一下博湖的民俗文化,‘非遗进景区’活动在满足游客深层次文化需求的同时,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规模,让非遗和旅游结合得更紧密。”博湖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苟秀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