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阿尔山:一个资源枯竭城市的旅游转型路

作为我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4月下旬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仍然寒风料峭,0℃上下浮动的天气里,天地一片苍茫。这里的河流刚开始解冻,半个月后杜鹃花将铺满起伏的山梁,迎来新一波旅游热潮。

就在这里即将迎来春天的时候,4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同意阿尔山等10个国家级贫困旗县(市)退出贫困旗县序列。阿尔山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8年,全市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贫困发生率降低至0.57%。其中,“60%的建档立卡户依托旅游业实现稳定脱贫”。据统计,今年1月至3月,阿尔山市接待旅游者63.32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20%。

4月19日,阿尔山市迎接自治区一级对其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的检查。这个因木材工业而兴盛的资源枯竭城市,多年来坚持旅游主导、三产结合,如今,定位为北欧风情的“巍巍大兴安,梦幻阿尔山”进入开花结果的转型新阶段。

立足本地,发展特色旅游

上午10点,52岁的郑晓林一走进鹿园,一群梅花鹿就簇拥过来。在鹿园这100多亩山林中散养着120只梅花鹿,它们是这里的“主人”。2018年,综艺节目《亲爱的客栈2》在这里摄制,使得鹿园名声大噪。住“地球仓”、和梅花鹿互动,成为蜂拥而至的游客的必选项目。作为鹿园经营者、鹿村党支部书记的郑晓林坦言,是旅游复苏了鹿村这个林业工人聚居区。“通过发展旅游,鹿村人开办民宿、餐饮等,收入大幅度提高。很多村民冬天去乌兰浩特居住,夏天就回到这里挣钱。现在鹿村冬天有20多户人家、夏天有60多户人家,可以提供120张民宿床位,不少人家还养鹿供游客互动。”

鹿村是白狼镇发展旅游的一个剪影。白狼镇的“80后”女镇长祁学东介绍,白狼镇坚持“生态立镇、旅游强镇、文化兴镇、产业富镇”发展思路,通过“旅游+特色养殖”发展模式,建设旅游扶贫特色养殖示范小区,吸引贫困户通过贴息贷款购买梅花鹿并在养殖大户园区“寄养”的方式获得收益。其中,鹿园带动24户贫困户进行“寄养”和入股,推动每户年均增收4000元左右。

祁学东还关注着位于林俗村的阿尔山市林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是阿尔山首个推广林俗文化的企业。公司建设的林俗博物馆全面介绍阿尔山地区的历史记忆和风土人情,并现场制作、销售桦树皮画,成为游客在白狼镇旅游的重要参观点。白狼林俗树皮画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以白桦树剥落的树皮为原料,以山水画、界画构图,通过手工剪贴而成,是阿尔山林业人在生产劳作之余创作产生的艺术形式。白狼林俗树皮画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李艳红2016年被林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聘为树皮画培训、制作老师,定期定点举办树皮画培训班,带动白狼镇贫困户脱贫。

“白狼”由蒙古语“白力嘎”演变而来,意为富裕、富饶。白狼镇有1153户近2000人,此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79人,如今已全部脱贫。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中,白狼镇赫然在列。

2018年,阿尔山市确定了明水河镇蛤蟆沟村、西口村和五岔沟镇牛汾台村,及白狼镇鹿村、林俗村5个村为旅游扶贫示范村,重点通过旅游产业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18年阿尔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阿尔山市2018年游客接待量达43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全年实现旅游收入5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直接间接从事旅游业人员近4.3万,其中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4万。实际上,阿尔山市地广人稀,截至201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5803人。也就是说,阿尔山从事与旅游相关的人数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城市”。

阿尔山的历史不长。20世纪30年代,侵华日军开始在这里修建铁路,掠夺木材资源;1992年之前,这里是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下属的阿尔山林业局;1992年,阿尔山经济开发区成立;1996年,县级阿尔山市成立。2009年,阿尔山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2011年,阿尔山被纳入大兴安岭南麓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及国家级重点贫困县。2013年,国家旅游局定点帮扶阿尔山并将其确立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经过几年的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在规划编制、项目开发、资金投入、品牌创建、乡村旅游、旅游扶贫、跨境旅游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帮助,这个集火山、冰川、草原、温泉、森林于一体的城市逐渐被誉为“北疆旅游明珠”。

因户施策,“旅游+五小”显成效

白狼镇在特色挖掘上先行一步,其他乡镇也在紧追慢赶。

中午时分的天很蓝,明水河镇西口村41岁的蒙古族汉子王国昱甩着长长的牧羊鞭,赶着八大三小11头西门塔尔牛回到院子。妻子王玉辉站在房子前喊他喂牛吃玉米精料。宽敞的院落、崭新的房屋、男女主人脸上洋溢的活力,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个刚脱贫的家庭。

“我们家原来就是种土豆、养羊,收入不高。因为我们这里上学不方便,孩子异地上学费用太高,因学致贫。”王玉辉性格直爽,“国家推行精准扶贫后,为我们修缮了房屋,驻村工作队帮我们申请了3万元无息贷款,我们自己再凑3万元,买了几头西门塔尔牛。”在驻村工作队、兽医和技术员等的帮扶下,王国昱一家顺利实现脱贫。2018年,他们家实现收入7.7万余元。

“等今年‘慢种慢养’生态农牧业产业扶贫园区建好,牛就可以统一饲养。我寻思着可以按李绘新书记说的,和其他邻居一起搞搞民宿旅游,增加收入。”王玉辉说。

李绘新是文化和旅游部的挂职干部,现在是西口村的驻村第一书记。2017年,李绘新来到西口村,从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新思路。

京蒙帮扶“慢种慢养”生态农牧业产业扶贫园区是李绘新大力推进的项目。这个园区依托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东城区的产业帮扶,引入北京油鸡,并将当地散养的牛、羊等统一舍饲,发展产品深加工和观光休闲,直接带动贫困户120余户就业。“挂职干部对我们帮助非常大。就像李书记,她根据我们这里无霜期短、动植物生长慢的特点,提出‘慢种慢养慢生活’的发展思路,建设‘慢种慢养’生态农牧业产业扶贫园区,发展‘慢生活’的旅游业态。说实在话,我们是想不到的。”明水河镇副镇长、驻西口村工作队队长王树庆说。

西口村的建设是阿尔山市“全域旅游+五小经济”模式的表现。“全域旅游+五小经济”是因户施策推广小种植、小养殖、小商业、小劳务和小合作5种经济发展模式,建设旅游观光产业园,扶持旅游纪念品加工产业,实现产业扶贫到户全覆盖。同在明水河镇,当地建设了旅游扶贫产业实验园区,发展起赤松茸栽植采摘基地、榛子种植园,安排贫困户就业,通过吸引游客、产品销售,带动贫困户脱贫。

李绘新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推销员”,因为她帮助大家把农特产品卖得更远、更多。阿尔山还有个“推销员”——阿尔山市乡乡消费扶贫体验店。这个由文化和旅游部帮扶建立的体验店重点推广销售本地贫困群众生产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休闲绿色农业等产品。据统计,体验店去年成立以来,实现销售额近200万元;带动11人直接就业,每人每月收入2000元;通过购买土特产品间接带动96户增收脱贫,户均增收1500元左右。

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暖心环境

同为文化和旅游部挂职干部的阿尔山市副市长张浩最近忙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自治区级检查工作。这项工作是近期阿尔山人关注的焦点。“阿尔山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这几年又在求特色、重融合、提品质、重惠民上集中用力、重点突破,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张浩说。

近年来,阿尔山市坚持“城区景区化、镇区特色化、乡村风情化”的原则,坚持城市“小巧精美”的形象定位和“北欧小城”的风格定位,以“巍巍大兴安,梦幻阿尔山”品牌为统领,推出一系列特色小镇、特色旅游线路,“寓旅于城、景城融合”的旅游特色更加鲜明。据统计,阿尔山的旅游人数从2015年底的252.19万增长到2018年底的431.85万,年均增长20%;旅游收入从2015年底的38.52亿元增长到2018年底的52.73亿元,年均增长11%;成功创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气候生态市、“美丽中国”旅游县、“一带一路”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现在,阿尔山对外逐渐形成了边贸(蒙古国)、阿(尔山)海(拉尔)满(洲里) “一外一内”的双重旅游圈,并与周边地区联动推进“你进我出”或者“我进你出”,极大地拓展了旅游纵深和资源集聚;对内则以发展家庭宾馆、农家乐、林家乐为主体,带动特色种养业、传统手工业、餐饮服务业等业态发展,完善了全域旅游的消费链,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普惠和富民效应。“以旅为主、为旅而为”成为阿尔山人的广泛共识和普遍实践。阿尔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日前在阿尔山市旅游项目库中遴选了2018年—2022年建议建设的旅游项目,包括观光小火车、白狼峰—太阳谷旅游景区、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等项目,这些项目的投资从2000万元到30亿元不等,它们的建成显然将对阿尔山旅游产品的丰富、服务的便利产生巨大影响。

游客纷至沓来的背后,还要提到当地的旅游市场规范。4月16日,阿尔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协会成立,张天明任协会会长。张天明是个“老资格”的旅游人,2000年担任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首任管委会主任,对阿尔山的旅游发展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不少景区出现宰客、黑导游、服务质量低等问题,阿尔山人引以为戒。这个协会集中了阿尔山大部分旅游市场主体,所以我们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保障游客来得放心、玩得舒心。谁要给阿尔山抹黑大家就监督谁退出,不能侮辱了阿尔山的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张天明说。

优良的资源、温馨的环境、安全的市场推动阿尔山全域旅游迎来收获,但阿尔山人没有固步自封。祁学东说,现在除了大力招商引资,白狼镇还要努力提高民众文明素质,以迎接更大的旅游发展空间。张天明并不满意当前约2.2天的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他希望能及早建好自驾车基地和特色小镇,“让游客舍不得走”。阿尔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白峰希望在继续推进全域旅游的同时,能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建设。

“我们在全域旅游方面的工作做得很扎实,但实事求是地说,在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方面还不够深入、广泛。”张浩感慨地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发展不能缺失文化。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历史挖掘、文保单位修缮等方面取得进展。”

阿尔山旅游一定会火起来

4月的阿尔山很冷,4月的阿尔山也很暖。冷是气温,凛冽的寒风确实刺骨。暖是人心,阿尔山人拥有满腔热忱。

和许多其他资源型城市类似,因林产品开发加工而聚集人群的阿尔山因为2000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禁伐而陷入发展的迷茫。当旅游的曙光投射到阿尔山时,这个城市迎来了新发展。无论是因松贝尔口岸发展起来的中蒙边贸游,还是因火山、温泉、草原、森林等特色自然景观而发展的北国风光游,多依赖于其不可替代的资源禀赋。

从某种角度讲,阿尔山旅游的火爆是天之所赐。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没有了人,没有了人的主观创造,这些景观也将依旧锁在深闺甚至处于蛮荒状态。阿尔山有那么一批人,扎实肯干、积极创新,共同交出了今天这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

王玉辉说现在形势好,自己又还年轻,不能闲着,要去打零工为开民宿攒钱。张天明说旅游专列开得不够多,游客的停留时间还不够长,他的旅行社还要多吸引客人。自谦是文旅系统“新兵”的白峰烦恼于阿尔山的旅游期不够长,还不断问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相关问题。在寒风中,祁学东匆匆赶来向中央媒体采访团推介白狼的旅游资源,英语专业毕业的她对当地情况十分了解,加上她对外部世界的积极认知,让人相信白狼的明天一定会更好。南兴安二战遗址的讲解员小谷在元宵滚冰文化节时被游客撞伤了腿,一瘸一拐却坚持为我们做了详细且精彩的讲解。他们的朴实,他们对阿尔山发自内心的爱,深深感染着我们。

文化和旅游部的挂职干部张浩和李绘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张浩是在2016年、57岁的时候到阿尔山挂职的,去年挂职期结束后他选择继续待一年。他把退休前的最后3年留在阿尔山。两年多来,他帮助阿尔山形成了全域旅游的完整思路,为推进阿尔山的冬季旅游进行了接地气的诸多努力,还带着阿尔山的同仁到北京办展览、做拍卖,把阿尔山文化和旅游的影响力扩大到了首都。采访中,很多村民谈起李绘新都是一副熟稔的样子。他们说李书记经常走村入户,帮他们解决头疼脑热的“小事”,更帮他们解决家庭经济发展的“大事”,“推销员”的爱称不是白来的。张浩和李绘新不仅体现了党员干部应有的高素质和责任心,更充分展示了文化和旅游部挂职干部的大视野和深思维。这对当地干部触动很大,多位基层同志都说很多措施原来他们想不到或者不敢想,现在则很是服气,能跟上外界的步伐。引导当地党员干部“开眼看世界”,应该是挂职干部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某天傍晚采访结束回到阿尔山市区时,为了抢拍一张好看的新闻照片,我们推迟了晚饭时间,爬上市区边的山顶。此时,气温悄然下降,月亮已经爬上来,阿尔山灯火辉煌。那时我在想,能于短短几十年间在这个无霜期仅90天的地方创造出这么壮观的人类风景,他们就像塞罕坝人一样,值得所有人致敬。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春节视察阿尔山时说“阿尔山旅游一定会火起来”。在零距离感受到阿尔山人的智慧和奋斗精神后,我对此深信不疑。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