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宁:体育龙头带动 “+旅游”风生水起

旅游工作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先进,成为江西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武宁县全域旅游俨然成为赣鄱大地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这得益于该县在“旅游+”战略下,实施以体育为龙头带动的“+旅游”策略。

“‘+旅游’突出的效应是增强了各行各业助推旅游的主动性,全县各行业单位在发展中主动想到旅游、主动对接旅游、主动融入旅游,全业、全民形成浓厚的旅游意识。”武宁县委书记杜少华说。

“体育+旅游”长名气旺人气

前不久,武宁随着网球又在全省乃至全国火了一把——青运会上,九江武宁网球队获得一金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让武宁借着网球露脸中央及省、市媒体。

武宁为促进旅游发展和落实全省“一县一品”体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网球运动,从2017年开始,建设了全省上乘的网球比赛场地和训练基地,邀请了网球国家级教练及业内人士推广网球运动,举办了多场全省、全国性网球赛事,组队冠名参赛取得了好成绩,助推了武宁名气和影响力。

武宁县委、县政府在实施“+旅游”中,重点发展“体育+旅游”,以体育为龙头,带动各行各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举办助力旅游发展的赛事。2014年起,连续六届承办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通过央视及其他全国性媒体的报道,让全国自行车赛会想到江西,江西自行车赛会想到武宁。2017年起还自办了两届业余自行车赛,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选手参加了比赛。同时,还举办了两届全国滑水巡回赛。2018年首次举办马拉松赛,国内男子马拉松顶尖跑手李子成及全国各地5000人来到武宁。在2018年全球清华之友网球联赛(武宁站)上,数十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清华大学毕业校友及企业高管汇聚武宁。

发展体旅融合的项目。继前几年国家青年滑水基地落户武宁后,2017年引进飞乐航空飞行项目,开展滑翔伞、热气球、风筝等飞行观光、研学培训、比赛表演,让武宁成为周边省市游客常常慕名而来的时尚运动圈。经过一年的培育,武宁飞乐航空飞行营地成功入选中国航空运动协会第三批航空飞行营地。今年,还开发了“黄金海岸”水上运动基地,开展水柱飞人、摩托艇竞速等水上运动旅游。

“文化+旅游”富内涵提气质

在武宁,如果说“体育+旅游”让旅游热了“面子”,那么“文化+旅游”则让旅游丰富了内涵提升了气质。

“谢谢武宁,我们在武宁过足了吉他瘾!”9月14日晚,武宁县城木音阁广场,正在观看吉他音乐会的一群年轻人齐声说道,他们来自吉安,两天前来武宁参加“吉他中国(武宁)木吉他文化艺术节”。期间他们与来自吉林、浙江、福建等全国各地的吉他爱好者、从业者800人一起,参加吉他比赛,参观吉他工厂,聆听吉他大师讲座,观看吉他音乐晚会,广交吉他同行,还游览了部分景区。武宁,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远方”一旦与“诗”结合,便更加让人回味。山水武宁作为游客心中的“远方”,有好山水,有好“面子”。如何让客人驻足并留有“回味”?武宁做好文化文章,营造“诗意”时空,摆脱“花瓶”印象。

像吉他文化艺术节这样的文化节庆活动,武宁年均有五场以上,较大型、有影响的还有连续多年举办的山水武宁杨梅节、阳光照耀29度假区花朝节、金沙滩帐篷节、山水武宁美食节、武宁艺术节等。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展示武宁形象,推介景区景点,销售特产商品,带旺旅游消费,做大旅游产业,是每一次节庆活动的出发点,也成为落脚点。

让演艺成为景点火起来。打造了大型水上实景剧《遇见武宁》,通过“各单位+旅游”支持演出降低运营成本,一年多来不仅演出正常,而且精益求精,已成为武宁旅游保留项目。政府投入,支持武宁大剧院加入江西演出剧场联盟,年均推出高水准文艺演出12场以上,让游客在武宁即可享受丰富的、专业的文艺节目。

让非遗进景区活起来。武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宁打鼓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宁采茶戏。武宁把它们搬进核心景区AAAA级西海湾景区,作为游船观光、体验的重要看点,这已成为整个景区的亮点,不仅有效传承了传统文化,而且充实了旅游内涵。

“民宿+旅游”新业态新经济

“一杯香茗一卷书,偷得半日闲散;一抹斜阳一壶酒,愿得半世逍遥。在‘悦山居’的慢时光里,领略山间四时美景,找寻最初的自己,抚慰疲惫的灵魂……”一名游客在武宁县罗坪“悦山居”民宿点放飞心情后有感而发。

“悦山居”建有20栋木屋,设套房26套,每栋都是独立的度假生活单元。住客可以品尝农家自产菜,采摘野果山珍,观赏千年红豆杉群、银杏群等原始森林,穿越峡谷,攀爬岩山。2018年国庆节开业以来,受到游客的追捧。像这样的山居民宿,武宁还有杨洲乡“林云山居”“桃源谷山庄”。

山水武宁,当然“山居”之外还有“水居”。典型的如被很多游客称为“中国的马尔代夫”的杨洲“逍遥岛”。在庐山西海的碧波上,建有20栋不同结构的度假木屋。每栋为独立生活单元,按照家庭生活格局布置。有亲水台、垂钓台,游客还可以下厨做出美味湖鲜。

今年年初,武宁县提出发展民宿经济,成立了推进民宿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筹引导、错位发展、各显特色、规范服务、统一营销的思路,对全县废旧民房资源进行了全面摸底,登记造册。随后出台《关于推进民宿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可利用的民宿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制定扶持政策,明确了全县统一营销和招引高端民宿项目的任务目标。

各民宿点因景塑形,各有特色。根据设计风格和消费客群定位不同,全县已建成乡愁型、寻根型、康养型和文化型等多种类型的民宿25家,有客房621间,床位1080张,月均营业额约190万元。(项轩)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