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平湖旁的八里庄站,树木繁茂、水清岸绿。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张艺/摄
江流与水泵的叶片交汇旋涌时,运转声最大可达99分贝;抽放、分流,长江水拾级而上,爬升65米、穿越1467千米最终流入万千家庭、农田和工厂时,润物无声。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使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调些去”的设想在60多年后成为现实。2013年11月15日,东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扬州江都为起点,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为调蓄水库,经由13个梯级的泵站,如同传递接力棒般将滔滔江水向北输运,解决了苏北、鲁北、胶东地区的用水之急。
作为水的把关者和调节阀,泵站成为除自然因素外影响地区水量丰俭的重要变量,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泵站群。据了解,江苏泵站群一年调水规模为157亿立方米,年调水量相当于5个洪泽湖或者25个骆马湖的正常蓄水量。
“泵站枢纽不是单一的调水功能”,南水北调江苏水源公司扬州分公司总经理韩仕宾说,“它们在地方航运、灌溉排涝、抗旱调度等众多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四横三纵的水系谱图中,水资源的南北调配、东西互济不仅疏通了大小河道、湖渠的流贯脉络,也让周边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自然瓶颈得以打通。
抗旱排涝,急救水土
今年5月以来,苏北地区面临降雨明显偏少、淮河来水偏枯、湖库蓄水不足的问题,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遭遇数十年一遇的旱情,往年13米的水位现在最低只有11.32米,接近死水位(11.3米),大片湖滩显露出来。
南水北调东线的洪泽站成为补水救湖的主力军。泵站技术负责人周杨介绍,从6月10日到8月8日、以及10月9日至今,泵站两次往洪泽湖调水,5台机组满负荷运行,每秒调水200立方米,共补给水量14.3亿方,相当于半个洪泽湖。同时,还为下游缺水的淮河入海河道和苏北灌溉总渠补给水源。
旱时补水、涝时排水是泵站之于周边地区的重要职责。宝应站是南水北调工程第一个开工、完工,第一个发挥效益的项目,与相距67千米河道长度的江都站共同组成第一级抽水站,以完成规划的抽江水500立方米每秒北送的任务。
宝应站管理所运行员陈娅见证了泵站第一次排涝。2006年,她刚来到工作岗位不久,赶上汛期,台风过境带来大量雨水,里下河地区又是一片洼地,大水淹没村庄和农田。宝应站迅速调动,4台机组全开,每秒抽水160立方米,经潼河排至京杭大运河,将500多万亩的土地损失降到了最低。
先治污,后调水
治污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关负责人透露,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建设之初的一大背景是,当时中国的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因此也是借这一工程为抓手,对沿线所涉水系进行一次大治理。
基于“先治污后调水”的原则,在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前,全线氨氮入河量须削减2.8万吨,削减率为84%,这在世界治污史上也没有先例。“以前很多水几乎是半黑,要让‘酱油湖’变清等于重新换水,难度非常大。”
临山东省东平湖坐落的是八里湾站,站长李庆义介绍,为优化水质,他们在建站时就采取清理网箱养殖、退渔还湖,清理周边的采矿产业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大大小小的水系一打通,让湖水流动起来,发挥水的自净能力,现在的水质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地表水三类标准。”当地村民反映,湖水比以前清多了,对水质要求严格的毛刀鱼、小银鱼一捞一大把。
沿线水化身“饮用水”,也推动立法保障水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前关于水资源的法律保护可能只涉及环境法中的一则条例,并不够完备,南水北调通水后,整条线上的水都成了饮用水源,相应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陆续出台,处罚力度也加大了,在这种约束下,水资源可以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缘水而兴,润泽一方
在台儿庄站,大片国槐、木槿、五角枫、红叶石楠交相辉映,喜鹊飞掠林间,树林深处还有一间农屋,守林人在这儿养了几只鸡鸭。而这里此前则是183亩的工程废土区,经过对土地的改造修复,种上植被,才有了现在的怡然之景。事实上,许多泵站初建时,水质差、土质盐碱化严重,建成后需要对生态进行持续改良和保护,如今,不少泵站因美丽的自然环境成为“水地标”。
一片净水可以改变一个地区。得益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推进,白马湖地区的环境发生质的转变,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不仅打造成了生态旅游区,今年还举办了全球顶级的卡丁车赛事,亮出了地方新名片。
在治污过程中,落后的企业关停并转,反而倒逼产业的结构转型。山东的一家造纸厂污水循环处理后可以达到三类水的标准,产能不降反升,还带动了尾水养鱼、中水处理系统等其他新模式。
昔日因黄河改造,部分河段淤积废弃的京杭大运河,在2002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时被重新启用,新挖河道633千米,主航道拓宽水深达3米,提行了航运保证率,过往船只逐年增多,京杭大运河再度成为“黄金水道”。
水利部有关负责人坦言,在施建之初,南水北调工程的确受到一些质疑,如今全面通水多年,质疑声渐弱,一项工程发挥的多种效益有目共睹。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经由南水北调工程的水链补水成为北方缺水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上半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完成试通水,向天津和河北输送了6868万立方米的长江水,未来,南水北调东线将实现为京津冀常规供水。
山东德州夏津县的七一河、六五河通水时,好多老头儿、老太太坐在板凳上,在那儿看了很长时间。这两条河分别是1971年和1965年挖的,因此得名,八十年代后,河里就看不见水了,近二三十年都处于枯竭状态,通水时他们觉得好像一下子回到以前的感觉。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公司大屯水库管理处主任崔彦平至今对这个画面印象深刻,万物因水而生,“水一来,整个生态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