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旅游已经从传统的“观乡村景、吃乡村饭、住乡村屋”单一的观光体验模式向多元化的乡村度假与农业休闲转变。人们所向往的田园生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原生态的乡村风光、乡土风情,融入现代生活理念。“把日子过成诗”,似乎更能打动都市人。让乡村旅游成为诗意的栖居,我们在保留一份纯真、守护一方乡野的同时,更要演绎一段故事、传承一脉文韵,让乡村旅游更有“品”位。
乡村旅游要有“灵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除了乡村固有的风土民情外,还要注重挖掘“有故事的人”,提升乡土文化特有的乡村品位。战斗英雄、非遗传承人、民间手艺人等,他们既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当代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力军。“向内求”的同时,也要吸引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在民宿业起步较早的台湾地区,民宿的主人既有回乡创业的青年,也有退休在家的老人,更有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理想而“换个活法”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教师等。他们或是怀揣着梦想与激情,或是带着人生感悟和生活态度,或是因为对土地和故乡文化的爱,回到故乡,打造自己的梦想田园,然后与住宿的客人分享这种生活方式,使民宿少了商业气息,而充满艺术和人文格调。
乡村旅游要有“情怀”。情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藏于每个人的心里。“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当你面对某一个场景,勾起记忆里的那一瞬间,或许那就是情怀。爱国、怀旧、思乡、浪漫、小资……各种情怀凝聚于乡村,也便成了我们所说的“乡愁”。“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种充满诗意的表达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共鸣。无论是情怀还是乡愁,追求的都是感觉,游客寻找这种感觉,可以在乡间、林中、田间、河畔,可以在月下、树下、花下,也可以在一间老房子、一个老物件、一张老照片中……对于旅游开发者来说,制造情绪,营造气氛,就需要在景点建设的细节上、景点周围的环境里、旅游活动的项目中、乡村民宿的设计方面动脑筋,让乡村的“品”自然流露出来。
乡村旅游要有“主题”。实现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文化主题是关键。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互动融合,才能形成特色产品,打造更强IP。以乡村生态资源和人文遗产为依托,加上艺术创作、文化创意,打造别具一格的乡村文化空间,形成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部落,如怀旧复古主题、民俗风情主题、田园乡村主题、人文艺术主题等,围绕不同的主题,打造文化市集、民宿、大戏台、原乡博物馆、手工坊、农事体验、农产品加工、食堂等场所,让游客在感受青山绿水的同时,在乡村找到“乡愁”“乡情”“乡音”“乡俗”,这样才能真正地体现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最大限度地吸引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