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下行,部分地区汽车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遭遇挑战,以汽车为支柱产业的重庆可谓其中的代表;相比之下,同为西南重镇的成都,汽车产业在突飞猛进之中也开始触摸“天花板”。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两个“国家中心城市”,重庆和成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相同与不同?在遭遇车市寒流下,两地的汽车产业和代表性企业将何去何从?通过数据分析、实地采访、专家答疑、案例剖析等形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对重庆、成都汽车产业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探寻发展规律、总结经验,为提振汽车产业、推动两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今天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重庆与成都汽车“双城记”的第九篇,让我们看一看初到成都时的一汽-大众,面对一片空白的产业环境,是怎样建设人才队伍、搭建上下游供应体系,并最终成功带动成都汽车产业,并实现全产业链发展的。
一汽-大众对于成都汽车产业的贡献,远非一些“账面”上的数字可以描述的,企业所吸引的汽车人才以及上下游配套产业的聚集,更是为成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有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形成对重庆汽车产业的挑战。
初入成都,一汽-大众面临的是几乎从零起步的产业环境,汽车人才缺失、上下游配套体系几乎空白……这也让众多车企巨头都对成都“望而生畏”,即使开拓西部市场,也大都会首先考虑其“近邻”重庆。
从数据对比来看,2011年,重庆汽车产量已达到172万辆,上汽、东风、北汽以及本土车企——长安都已立足于此,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发展生态。而彼时的成都,汽车产量不过18.18万辆,只相当于重庆的十分之一。即使最早入驻成都的汽车巨头——丰田,也只是“玩票”似的生产政府采购为主的柯斯达客车和非常小众的普拉多越野车。
应该说,一汽-大众能够投入巨大财力,将长春大本营外之外的首家基地落户在成都,也是冒了极大风险的。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修俊一就曾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回忆到,“当时,由于四川当地相关人才储备薄弱,工厂想招聘一个工程师都非常困难。”
为此,一汽-大众从长春选拔200余名技术骨干,还从各大专院校选拔了1000多名一线员工调至成都,才“拼凑”出了基本的人才队伍。如今,这些人大多已在成都安家落户,并吸引着更多人才加入,一汽-大众也由此拉动了成都上下游汽车产业链近10万人就业。
一汽-大众西南基地冲压车间
除了人才队伍建设,如何尽快搭建起上下游供应体系,也成为摆在一汽-大众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一汽-大众号召自己的供应商同步建厂,将第一批64家供应商带到成都,并融入到当地汽车产业发展之中。同时,一汽物流也跟随一汽-大众,将物流体系扩展至成都。甚至,一汽-大众西南基地还投资近2亿元在当地建设了大型污水处理站及环保配套设施,用于处理工厂的工业废水。
在一汽-大众的带动下,更多的汽车企业开始“扎根”于此。2013年2月,沃尔沃中国首家工厂确定落户成都;2014年10月,神龙汽车成都工厂奠基……时至今日,成都已形成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完整工业链条,并实现自主、合资、高档车品牌协调发展的局面。
伴随以一汽-大众为代表的高端汽车制造企业不断落户,更让成都这座中国西部新“汽车城”愈发引人瞩目。相比于已现疲态的重庆,成都汽车产业则更具活力。数据显示,2018年,重庆汽车产量虽达到205.04万辆,但同比大幅下滑27.5%;而成都汽车产量则达到128.79万辆,同比仅微降3.2%。
成都所聚集的汽车企业,在车市寒冬中表现出了十足的韧性,也进一步展现出成都汽车产业的发展潜力。2018年,一汽-大众逆势增长,VW品牌全年累计销量突破141万辆;今年上半年,其累计销量达到65万辆,同比增长0.6%,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此外,将主销车型S60L、XC60均放在成都生产的沃尔沃,上半年亦是实现逆势上扬,同比增长10.2%至67741辆。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其两款车型甚至还成功出口至美国,成为成都发展高端汽车制造业的经典案例。
研究中国汽车产业发展30多年的资深汽车专家赵岩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高端是目前国内车市新的增长点,把握住市场需求,就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点,成都显然是做到了,也比重庆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