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海外媒体报道,尽管日产已选定包括新社长在内的高层人选,不过,日产的未来仍然扑朔迷离。事实上,业绩下滑,也给关系深厚的日产关联供应商的经营带来了阴影。外界认为,这是二十年来日产的关联供应商第二次受到日产业绩恶化拖累。
上一次受日产业绩拖累是20年前戈恩推动的日产振兴计划,当时,出售了日产持有的超过1000家零件供应商的大部分股权,并且要求供应商实施苛刻的价格条件。而实际在推动这个工作的正是前社长西川广人。
振兴计划的实施令日产业绩实现了V字反弹,同时也导致部分关联供应商不得不裁员甚至破产。西川广人辞职后,供应商开始抱着一丝希望,期盼西川广人推动的裁员计划和降价要求会随着他的离去而调整。
据日产某主力供应商高层透露,“日产要求的降价幅度是丰田或本田的一倍以上”。日产车销量好的话,降价幅度大也还能勉强承受。如今销量下滑,供应商更是苦不堪言。“若日产的新车销售持续低迷的话,供应商继续接受目前的价格条件则可能陷入亏损,只能争取更多其他厂家的采购订单来保证收益”。
实际上,已经有零件供应商受到了影响。比如刚刚更名为“马瑞利”的康奈可已经决定关闭四家日本国内工厂,其原因是日产的采购量下滑。
康奈可是日产最大的供应商,其销售额的80%都来自日产的采购。不过,由于日产业绩持续恶化,康奈可2018财年的销售额比高峰期、即2015年减少15%。
另外,还有不少像康奈可这样高度依赖日产的供应商。比如,优尼冲压2018财年的销售额中,84.4%来自日产的采购。YOROZU的业绩69.2%依靠日产,河西工业也有59.3%的销售额来自日产。上述三家公司的股价跟两年前相比,下跌了约一半,深受日产动荡的影响。
相比之下,丰田则充分发挥旗下供应商强大的向心力。一边加大与“新四化”必不可少的软件厂商的合作,以便加快推动变数箱等传统零件供应商的内部重整。而日产在这方面的准备已经完全落后于丰田。
明年1月1日起,日产将开启内田诚领导的新经营时代。如何维系和供应商的关系,也是新社长必须突破的重要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