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子弹短信、爱情银行、Soul 等社交产品,接连成为创投领域的新话题。
近期,我们发现另一款社交 App ——主打“精神交流”的产品 Soda,它综合了 Same、豆瓣等社区产品的部分特点:
在 UI 上,
Soda 与 Same 类似,两款产品主界面都以一张高清图片为主,配备几句话说明的形式展现:
它们共同的 UI 鼻祖可能是 Instagram:
,Soda 的书影音评分功能酷似豆瓣:
(Soda可对电影、音乐等进行评分)
用户可针对平台影音库中的已有作品进行打分,并可附带个人评论。
从 UI 到功能设计,Soda 都透出浓浓的文艺气息,希望能够聚合具备高端品质的用户群。
从数据上来看,Soda 的表现不错:
自 9 月 12 日上线以来,Soda 在免费社交类榜单中的名次从 1000 多名上升至 100 多名,截至 9 月 29 日,Soda 排名第 73 名。
总体而言,在强调快节奏的当下,Soda 似乎更强调用“慢”做陌生人社交。
用“慢”咀嚼人性
陌生人社交一直强调“快”:在功能设计和内容运营上,都用尽各种方法提升匹配效率。
比如处于陌生人社交第一梯队的“陌陌”和“探探”:
陌陌在产品上用图文、视频和直播等介质,为用户提供多维度展现自我的工具;用户发布的社区内容也“简单粗暴”,“有一起的吗?”“约吗?”这类词汇出现的频次较高。
探探通过用户留下的标签,为其进行被动匹配的方式,让需求方通过同样的标签进行主动匹配,匹配到的界面只展示用户的星座、年龄、图片,用户可通过“左滑不喜欢,右滑喜欢”的模式,迅速筛选好友。
快速、简单的判断维度,在提升社交匹配效率的同时,也遗漏了对精神世界进行更细致的考量。
因此,这样的匹配方式往往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用户是否具备“美丽的肉体”,却很难帮助用户判断谁拥有“有趣的灵魂”。
而 Soda 的产品逻辑,似乎弥补了这一缺陷,它对用户进行多维度地“精神”考察。用户在 Soda 上所进行的一切内容生产,都将暴露其个人品味和精神世界:
1、发布个人动态
进入内容生产入口,用户会发现内容生产形态限于图片分享、书影音及游戏、番剧。
这些内容形态综合起来能折射出用户的审美、爱好与精神形态:
分享的图片清晰度、拍摄角度乃至采光代表审美能力;
选择观看的书影音或游戏,映射出用户的兴趣爱好和品味。
2、话题讨论
Soda 没有给用户开放 UGC 创建话题的入口,而是以 PGC 方式构建话题供用户讨论。
这样的模式有助于平台把控话题的调性。从 Soda 的话题设置来看,其风格也偏向于文艺和小清新:收纳生活中的碎片心事和感悟。
用户在对这些问题发表个人看法时,也暴露出其处事方式。
3、克制的社交功能
即便用户决定交友,他们也只能进行简单的文字交流,在对方回复之前,无法与对方进行图片或语音交流。
总的来说,Soda 对内容生产介质和话题讨论方向的把控,打造了一个“筛子”:一层一层地筛选和聚集具备相同气质和精神层次的用户,让他们缓慢地认识彼此。
克制与文艺的社交产品能持续走多远?
豆瓣在国内属于资历深厚的精神产品之一,但它的商业化道路并不顺畅,其核心原因正是其过于注重做“精神角落”而没有及时跟进商业化探索,妨碍了豆瓣从小众走向大众。
Soda 的气质与豆瓣较为类似,它所注重的“精神匹配”是否也会使得其商业化路径变窄?
影响 Soda 商业变现的主要因素有两点:
1、满足大众化用户需求的能力。
2、吸纳具备强购买力用户的能力。
“辩手李慕阳”在其文章《社交第二春又来了?别高兴得太早》一文中曾提到:
在中国,陌生人社交需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两性”,陌生人社交最具标准化的需求也是“两性”,这也佐证了为什么在中国陌生人社交做得最成功的产品是陌陌。
但在社交功能上,Soda 对用户通过发图、语音交流等迅速展现自我的功能进行了限制,这降低了用户在 Soda 上“约”的效率。
那么,Soda 如果不想重蹈豆瓣的覆辙,未来最好的途径或许有两种:
一种是在已有的产品基础上,延伸出能够满足大众化需求的商品。比如,豆瓣曾最有潜力做票务分发,但如今占居鳌头的却是猫眼、淘票票。
Soda 对书影音、游戏的评分数据,也有利于其转向票务、知识付费市场,但这些领域均已诞生相应的头部产品,机会较小。
另一种则是吸纳具备较强购买意愿和购买力的用户群,弥补其用户规模小的缺陷。想做到这一点,Soda 需要通过产品设置,对用户进行更进一步的圈层划分,并探索出契合这部分用户的商品,这条道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既能帮助用户寻找“有趣的灵魂”,又能探索出可持续商业路径的产品,一直没有出现,或许未来这样的产品更容易由大公司孵化而生,至少不用为如何获取可持续的资金支持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