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的汽车、摩托车空滤器生产企业进军口罩行业

工人们紧盯手头工序,确保生产线顺畅运行。

走进恒勃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恒勃”)的口罩生产车间,机器轰轰作响,两条半自动口罩生产线有序运转,身着白大褂的工人正专注于手头的工序,或拨动耳带线卷,或从转动的传送带上拿下半成品,送入下一道工序……

这样的繁忙情景,已持续近一周。在这间临时建起的生产车间里,紧急民用防护口罩日产量从起始的1万-2万个,提升到了如今的10余万个,随着设备的调试优化和生产线的增加,产能还将继续提升。

恒勃是滤清器行业龙头企业,是我国最大的摩托车滤清器生产企业。这样一个生产滤清器的企业,为何临时“转产”做起口罩?

3月7日,记者走进了恒勃,一探究竟——

买不到口罩就自己生产

“今年2月初,正筹备复工时,市场上缺口罩,我们只能从国外高价购入口罩,供员工使用。公司有1200多名员工,董事长周书忠意识到这不是长久之计,加上企业复工复产需求也大,于是就决定自己来生产。”该公司副总经理阮江平说。

迅速做出“转产”决定,绝不是恒勃的盲目和冲动之举,而是在充分了解口罩生产工艺和所需原料后,发现了与公司原业务有相似之处。

“我们的汽车进气系统中有一零部件就是空滤器的无纺布滤芯,生产原理和口罩一致。”阮江平断定,以他们的技术能力,只要购入口罩用无纺布材料和设备,能够实现快速投产。

两天时间就让生产线转起来

半个月后,他们从广东购置的两条口罩生产线到货,无纺布、熔喷布、耳带、鼻梁金属条等原材料,也相继准备就绪。

“这段时间,只要是和口罩有一丁点关系的材料,要不缺货,要不就是涨价。”阮江平说,他们发动了所有人脉资源,利用各种手段和渠道,这些设备和原材料才顺利到位,“虽然计划共要购入七条生产线,目前只到了两条,但已经算是高效了。”

“我们派了几个厂里负责设备运维的技术工人去往广东设备厂取经,这些资深师傅回来安装、调试、优化、指导,厂家同时提供远程技术支持,不到两天,生产线就完整地转起来了。”阮江平认为,“转产”的判断没有错,公司的制造能力和应变能力,足以应付口罩生产。

生产车间将生产医用级口罩

车间里,绝大多数的工人都守着生产线,角落还有几个手动缝制耳带和包装的点位。

“主力是机器,但目前生产线运行还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工人们初上手缺乏经验,产能还有提升空间。所以,也让一部分人继续保持手工生产来辅助。”阮江平说。

恒勃调用了一部分原来生产汽车滤芯的工人,加上新招聘的一部分人,组成了这支口罩生产队伍,人数组成足以应对继续增加的生产线。

“全公司用工已恢复正常,主业生产当然没有耽搁,生产口罩相当于我们新开辟了一块新事业。”阮江平说,接下来会考虑打造无菌室,加入环氧乙烷消毒步骤,生产医用级别的口罩。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