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商业企业直面疫情考验: “努力从‘危’中找到‘机’”

客人离开后,服务员赶紧对桌椅进行消毒。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摄

超市员工在工作。

“疫情就是试金石。”这是大龙燚总经理石盛元和金铂商业董事长杨秋光不约而同发出的感慨。在过去一个月的抗疫中,餐饮行业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石盛元率领的火锅连锁店在堂食被叫停的过程中一直在为复工做严格的防护准备;而杨秋光旗下的商场早在1月25日就率先主动提出为租户租金减半,随着疫情防控升级,又主动把减租期“加码”至60天。

在他们心里,一方面为感染新冠肺炎的人们深感揪心,深深感激在抗疫前线战斗的勇士们,另一方面又笃定地坚持这样的信念:作为企业,再艰难,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既然必须面对,那就努力从‘危’中找到‘机’。” 石盛元说,这场抗疫,考验了团队,积累了应对危机的经验,也找到了新的商机。杨秋光则认为“收获更多”,因为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共同经历了抗疫洗礼后,给予彼此更多信任,未来一定能携手走得更远、更稳。

火锅店总经理:

全部换上能换筷子头的公筷

3月1日,在珠江新城兴盛路,复工不到10天的大龙燚四川火锅连锁店,门口有顾客排队等待就餐。公司的三个合伙人对重新营业谨慎细微——因为他们肩负着工作人员和顾客的安全:“复工的前提是一定要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安全生产,安全就餐,安静复工”是该公司的复工宗旨。

“在安全生产方面,我们算走在前面。” 石盛元说,腊月二十七,他让员工给11家门店各配上一把体温枪,员工觉得他有点“大题小作”,“可是现在有的企业想复工,没有体温枪,复不了工。”2月初,他要求把口罩备足,结果一下子备上了2万个口罩——管够!

2月1日,石盛元提出,在疫情的“教育”下,餐饮行业一定会加快推进公筷的使用,要求每家门店每张桌子都加上两双公筷,员工有点不解——一双公筷10多元,需要花这笔钱吗?石盛元自信地说:“相信我,这么做了,消费者会感谢我们。”3月1日,石盛元又下了指令:“去找能换筷子头的公筷,全线换上。”因为他认为“只有一次性的筷子,才能真正体现公筷的意义”。

复工后,员工和客人最在乎什么,最害怕什么,怎样能让他们安心,这是石盛元和团队一直在琢磨的事情:“如果我们能保护员工和客人,就能在危机中赢得内外的认同。” 于是,重新开启堂食后,公司规定每个门店每两个小时进行一次消毒、消杀,流程必须发在员工的微信群上以“稳定军心”。

如今,在店铺门口,最多的时候有五六名员工为顾客消毒、测体温、登记,引导顾客通过扫描二维码确认最近14天所在的城市和地区。在现场,警示带把门口分成独立的入口和出口,以达到分流效果,大门口曾被用来喷洒除味喷雾的机器被用来为消费者喷洒消毒剂。

更被他认为是好事的,是在抗疫中看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月2日组织高管开会的时候,一位高管主动提出抗疫期间不拿工资。石盛元没有同意,说正是共渡难关时,诚意收下,薪水即使临时少发,后面也要补上。没想到,高管召集了所有门店的店长和厨师长开视频会,希望大家以自愿为原则,向公司提出自己能承受的减薪承诺。“结果我的手机就‘炸’了!” 石盛元言语里有种自豪感,“那种感动,无法用言语表达”。

购物中心员工:

下班后自发到超市帮忙上货

1月25日,杨秋光所在的金铂商业率先发布通知,当日起至1月31日,旗下的购物中心和超市的所有租户租金减半。大年三十,杨秋光安排好了轮岗和减租事宜,驱车回到潮汕老家。年初二意识到情况有变,他匆忙回程,其他高管也纷纷自发回到公司,与基层员工一起站到抗疫最前线。随着疫情防控升级,1月29日,企业再次发声,将减租期延长至3月24日,整个减租期长达60日。

抗疫期间,企业旗下的5个超市一直正常营业,没有一天不开门,没有一天断过货,还做出了“保供应、保民需、稳价格、稳秩序”的承诺。“在这个关头,很多消费者可能对价格不太敏感,但是承诺就是承诺。” 杨秋光说,有的商品售价和拿货价基本差不多,有的批次可能还亏了一点运费。

平时“好说话”的杨秋光,这个时候对供应商尤其“严格”——要求他们按市场价供货,如果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此后就中断合作。但对于“同声同气”的供应商,他又给予足够的支持,比如超市里的猪肉档是代销商,猪肉进货价大涨时,公司给他们定出一个合理的指导价,并提供补贴。

对外稳定人心,对内同样如此。有高层私下表示主动减薪,他却说“这不是大家现在要考虑的问题”,公开表示“不减薪、不裁员”。对于新返工的员工,杨秋光要求他们自我隔离,而且跟他们强调隔离期间也有工资。1月底,一名超市的员工在外租房,遇到房东“中招”,在每日的健康登记中报告了此事。因为房东的父母曾经到过出租屋,店长非常重视,第一时间吩咐员工马上自我隔离,并为他安排食宿。

杨秋光说,疫情面前,员工的防护十分重要,除了保证日常口罩的供应外,他还为员工们配齐护目镜,统一提供食宿,实施各种健康登记、健康调查制度。同时,他为超市的在岗员工加薪20%,为购物中心的在岗员工加薪10%。员工们都很配合管理,复工之后,购物中心的员工甚至在下班后自发到超市帮忙上货、打扫、清货。“有这份工作很幸福。”员工的这句话,令杨秋光感到很欣慰。

“稳定人心不只是帮扶,而是号召大家一起努力。”杨秋光说,虽然公司不排除还会推出其他优惠政策,但更重要的是发动商家开拓线上市场,联动起来,共同承担,共克时艰。

图/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