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猪肉蔬菜价格还在上涨吗?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恢复商品流通和商业秩序工作情况。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介绍,截至3月27日,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复工率达99.4%,交易量比2月初增加50%以上;大型连锁超市、品牌便利店的复工率分别达99.5%和95.4%,销售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电商平台全部开工营业,商户复工率达84.5%;百货商场复工率达95.8%,销售额恢复到去年同期50%左右。餐饮、住宿、家政等企业的复工率分别达80%、60%和40%,销售额恢复到去年同期的35%左右。
国务院出台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世宇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出台了四批税费优惠政策,有相当多是支持小店发展的。“明确受疫情影响到期仍无法办理纳税申报或者延期申报的纳税人,及时向税务部门书面说明正当理由后,可补办有关手续、办理申报。税务部门依法不加收税款滞纳金,不给予行政处罚,不降低纳税信用等级,不认定为非正常户。3月份的申报纳税期限依法延长至3月23日,到期后仍处于疫情防控一级响应的地区,相关省份税务局还可以依法再适当延长纳税申报期限。”
为扶持企业、促进消费,各地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对承租国有物业的中小微企业免收租金,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征污水处理费、城市道路占用税等费用;杭州、广州、长沙等地出台增加小客车指标、购买新车或者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政策;南京、宁波等地政企联手,推出消费券引导消费回升。
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副部长马继红介绍,供销系统的农批市场、连锁超市、电商平台、社区菜店等企业,在疫情期间大多正常营业,加强产销对接。中国供销集团所属的新合作公司发挥分布在19个省份的9万多个经营网点优势,开展上门收购,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能力分析
生态农业发展的地方一般是农村或者偏远的地方,农村的优点是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好等。最大的缺点就是交通、通信不方便,经济不够发达,比较落后,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生态发展。如果没有外来技术的帮助,大部分的人都还是采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生态农业
外来资本涌入生态农业,加大对其的投资,本是既利于生态农业发展,也有利于企业开拓市场,增加新的、长期盈利点的“双赢”之事,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一些企业未免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态。生态农业投资回报周期长,为了尽快取得盈利或者增加盈利,企业并未踏踏实实的进行生态农业产前基础设施投入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而是把主要的精力和资金放在终端产品的营销上,甚至希望通过炒作来提高土特农产品价格,谋取一时的丰厚利润,这显然不利于的长远健康发展。
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已达3000多个,其中国家级试点县51个,省级试点县100多个,其中11个荣获“全球500佳”称号,生态农业建设示范面积已达666.67万hm2,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这样大的规模无疑加大了生态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一、2016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3028.2千公顷(169542.3万亩),比2015年减少314.7千公顷(472.1万亩),减少0.3%。其中谷物[1]播种面积94370.8千公顷(141556.2万亩),比2015年减少1265.1千公顷(1897.7万亩),减少1.3%。
二、2016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452.1公斤/公顷(363.5公斤/亩),比2015年减少30.7公斤/公顷(2.0公斤/亩),减少0.6%。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5988.8公斤/公顷(399.3公斤/亩),比2015年增加4.8公斤/公顷(0.3公斤/亩),增长0.1%。
三、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623.9万吨(12324.8亿斤),比2015年减少520.1万吨(104.0亿斤),减少0.8%。其中谷物产量56516.5万吨(11303.3亿斤),比2015年减少711.5万吨(142.3亿斤),减少1.2%。
2015年,全国肉类总产量8625万吨、禽蛋2999万吨、牛奶3755万吨,年均增长1.7%、1.7%、1%,肉蛋奶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99.4%,畜产品中“瘦肉精”监测合格率99.9%,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在100%,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能力和条件进一步提升。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10.28亿吨,连续5年保持在10亿吨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4%,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连续3年保持20%以下,草原生态呈现稳定向好势头。
201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54%,比2010年提高9个百分点;生猪规模养殖场26.7万个,增加4.7万个。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国家级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83家,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47%;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32.4万个,占总数的24.3%。饲料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达到32个,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行业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持续提高,生猪出栏活重118公斤,比2010年增加7公斤。平均每头能繁母猪提供的仔猪数15头,比2010年提高1.3头。奶牛平均单产达到6.5吨,比2010年增加1.5吨,年产9吨以上的高产奶牛超过150万头。
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继续在13个牧区省区实施,并调整完善了政策措施。如提高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取消原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牧草良种补贴;加大绩效评价奖励资金投入;调整完善半农半牧区政策实施方式,并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河北省接坝区草原面积较大的区域,构建和强化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制定了《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指导意见(2016-2020年)》,确保政策资金及时落实到草场牧户。
农业
我国是一个大国,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农业水平较为薄弱,所以我国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那么未来我国农业发展趋势如何?更多详细分析,请关注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19-2025年中国生态农业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