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要抓住金融科技发展良机

当前,以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加速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金融科技蓬勃发展,数字普惠持续推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疫情带来良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为了应对疫情,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突发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供给能力带来了挑战。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机构,要通过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来解决借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传统的贷款等资产业务必须通过大量的线下调研、沟通和审核来核实借款人的真实财务情况,对于存款、理财等金融产品的销售也需要进行地推式营销来取得存款人和投资人的信任。可以说,金融体系是建立在一个基于物理基础的互联互通社会网络之上的。

由于疫情造成的社会经济生活的暂时阻断,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像往常一样提供“面对面”的金融服务,在最大限度地减少线下接触频率、降低疫情传染风险的前提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发力线上业务,开展“非接触式”金融服务。面对企业的融资需求,一些银行针对防疫以及复工复产的企业需求,提供线上贷款,主要通过视频面签、线上信用审核、自动化流程、智能风控等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快速、可靠的金融服务,从而在疫情特殊时期为广大企业尤其是受困的中小企业做好金融支持。

对于个人客户的投资理财等金融需求,则通过“云”模式,由银行客户经理提供远程服务指导,全方位提供投资理财产品发行、兑付、延期等各类业务服务,甚至通过电子渠道进行风险评估来满足客户的金融投资需求。这些“非接触式”金融服务,有一些是原有业务的延伸,只是在疫情期间得以强化,比如通过在线支付,引导企业和居民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线上方式办理基础的金融业务;有一些业务,比如贸易融资和供应链融资等公司金融业务,则是在线上做了更多的创新和尝试。

总的来说,商业银行将互联网平台的渠道和信息数据优势,与自身资金和风控能力优势相结合,通过在线申请、无需人工接触的金融科技方式,全力支持复工复产,满足了当下疫情防控时期的基本金融需求,金融科技的技术优势在线上服务、远程服务中的作用愈发得到彰显,金融科技的应用价值也进一步得到了市场认可与重视。根据新华财经针对金融机构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有接近70%的金融机构表示对于金融科技需求明显提升且使用度大幅提高,并表示会在疫情结束后会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从而推高银行在线上服务需求、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技术模块需求以及数字化转型需求等多方面金融科技需求的提升,这必将会为金融科技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应该说,金融科技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科技和传统金融业务结合也越来越紧密,金融科技化正逐渐成为现代金融的新业态和未来金融发展的着力点。因此,金融科技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成为各国争夺和增强其在全球金融领域话语权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金融科技为传统金融业态中难以解决的信息不对成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丰富与改进了传统金融的功能,让金融服务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对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已于2019年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要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推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还提出加大财政、金融等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展开部署,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关键技术研发,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以“真金白银”促进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和发展。可以说,金融科技正面临着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如何发展金融科技

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要抓住发展的窗口机遇期,大力发展金融科技:

一是提高认知层次,树立发展科技金融的战略理念。在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正逐步重塑金融行业背景的大趋势下,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改变了人们的金融生活的模式。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大规模展开,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将越来越完善,市场对数字金融的服务需求必将进一步提升。

具体来说,就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必须高起点、高定位,继续发展和完善线上金融服务,形成全方位线上金融产品供给体系,持续优化和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将金融服务更好地嵌入到数字经济的多元化场景,不断提高金融科技的服务渗透率等方面,尽快确定和规划好科技金融的战略发展目标。

二是要加大对科技能力建设的投入,做好技术创新的基础保障工作。从最新的商业银行季报可以看出,很多大型商业银行因为之前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提早布局和高额投入,在此次疫情期间经受住了考验,业绩受到的影响很小。未来商业银行还需要加大在技术及人员配置等方面投入。一方面要推进建立和完善内部远程办公及研发协作平台,构建科技和业务融合的体制机制,在每个条线都能形成一个开发、需求、测试紧耦合的团队,提升自身的线上研发集成能力来支持产品服务快速上线,提升开发效率和客户体验;另一方面继续提升业务智能化水平,实现线上客户批量管理,以结算账户、电子银行产品的自助开通等为突破点,简化手续和流程,为客户提供远程、全天候、不间断服务的快速响应能力和精准有效的服务能力。

三是要提升科技金融的治理能力,形成基于金融科技的综合服务能力闭环。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线上能力的打造,不只是一个APP、一个网络平台,而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科技引入到金融管理的全链条,实现业务全流程的在线能力,即前端的营销、获客和客户管理,中端的研发设计和信贷审核、风险管理,以及后端的强灾备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稳定的运维能力建设,形成全方位智能化和线上化的协同作战模式,在平台、场景、产品、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形成互补和合力,加速释放科技创新在发展中的产出效应,真正实现金融服务能力的数字化和科技化转型。

四是要秉持开放合作的心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打造金融科技生态。当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仍以间接融资为主,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市场地位和行业话语权。不过,在科技创新领域,商业银行并没有太多的技术优势。在推动银行网络化的场景搭建与业务科技化的重构过程中,商业银行一定要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在合规的前提下,与科技创新企业、互联网平台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等机构构建合作平台,发挥每个市场主体在各自细分领域的专业优势,在数据开发,在算法优化、交易流程以及其他业务功能上加强合作,重构金融生态系统。

五是全面提升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能力。在新的技术环境下,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等风险会更加隐蔽,波及范围会更加广泛,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也会加大。为此,商业银行要将金融科技风险纳入风险管理范畴,加强对金融科技业务风险的归类和梳理,建立风险“隔离墙”,防范不同风险交叉传染,建立健全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要积极和监管机构进行合作,做好创新与风险的平衡。对新技术保持敏锐度和前瞻性,前置监管制定规则、引导应用规范化发展。加速金融监管沙盒落地,降低合规不确定性带来的成本。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数据安全立法,不断完善线上业务的安全规范和应用规范。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国家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发展,金融科技正迎来较好的发展时期,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在金融科技领域做好引领和带头作用,抢抓发展机遇,打造金融新业态,实现商业银行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