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18年末北京市共有商业机构58.0万个,其中,商业法人单位30.8万个,占商业机构[1]总量的一半以上(53.1%),较2013年第三次经济普查增加10.1万个,增长48.7%,平均每年递增8.3%,近五年新开业(成立)的法人单位所占比重为48%。
从商业法人单位结构特点看,主要呈现五大变化:
变化1:从行业看,零售业法人单位占比明显提高,餐饮业法人单位高速增长
2018年末,零售业法人单位16.7万个,占全市商业法人单位的54.3%,比2013年末提高7.9个百分点;餐饮业2.9万个,占9.4%,提高3.8个百分点;批发业10.6万个,占34.5%,比重明显下降,降低11.3个百分点;住宿业比重最低,为1.8%,下降0.5个百分点。从增速看,餐饮业法人单位数较2013年末增长1.5倍,平均每年增长20.2%;零售业次之,年均增长11.7%;住宿业年均增长3%;批发业最低,年均增长2.3%。
变化2:从分布区域来看,生态涵养区法人单位快速发展,中心城区法人单位份额大幅下降
2018年末,生态涵养区法人单位4.4万个,比2013年末增长1.9倍,年均增长23.4%,高于全市商业法人单位年均增幅15.1个百分点,占全市商业法人单位的14.4%,比重提高6.9个百分点。其中,生态涵养区零售业法人单位年均增长27%,餐饮业年均增长26.8%。中心城区法人单位16.6万个,比2013年末增长16.3%,占全市商业法人单位的53.8%,比重降低15个百分点。其中,中心城区餐饮业和零售业法人单位行业占比下降尤为明显,分别降低19.5个和17.9个百分点。
变化3:从企业控股情况看,私人控股法人单位发展最快,国有控股法人单位明显减少
2018年末,私人控股法人单位29.2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10.1万个,增长53.3%,平均每年递增8.9%,在所有控股类型法人单位中发展最快,占全市商业法人单位的94.7%,占比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餐饮业私人控股法人单位增加1.7万个,年均增长21.7%;零售业增加7万个,年均增长12.3%。
国有控股法人单位0.3万个,比五年前减少897个,下降22.6%,平均每年降低5%。其中,批发业国有控股法人单位减少439个,平均每年下降5.4%。
变化4:从经营形式看,连锁经营法人单位较快增长,独立门店法人单位比重下降
2018年末,以连锁方式经营的法人单位0.5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0.3万个,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高于全市商业法人单位年均增幅7.4个百分点。
以独立门店方式经营的法人单位17.1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3.6万个,年均增长4.9%,占全市商业法人单位的55.7%,比重降低9.5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独立门店减少0.8万个,行业占比降低13.7个百分点。
变化5:从营业面积看,小型[2]法人单位市场份额提高,特大型法人单位占比总体稳定
2018年末,小型法人单位30万个,比2013年末增长50%,年均增长8.5%,占全市商业法人单位的97.5%,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小型餐饮业法人单位行业占比明显提高,提高15.1个百分点。
特大型法人单位564个,比2013年末增加86个,年均增长3.4%,五年间比重没有变化,依然为0.2%。其中,特大型住宿业和餐饮业法人单位行业占比相对变化较大,住宿业提高0.8个百分点,餐饮业降低0.8个百分点。
附注:
[1]商业指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机构指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2]根据年末营业面积,将法人单位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其中,特大型指批发和零售业年末营业面积大于等于1万平方米,住宿和餐饮业大于等于500平方米;大型指批发和零售业年末营业面积大于等于5000平方米且小于1万平方米,住宿和餐饮业大于等于1000平方米且小于5000平方米;中型指批发和零售业年末营业面积大于等于1000平方米且小于5000平方米,住宿和餐饮业大于等于500平方米且小于1000平方米;小型指批发和零售业年末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住宿和餐饮业在500平方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