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江湖风云,起起落落。连锁百强榜单是国内零售行业的风向标。2013-2018年,华润万家一直稳居百强第三位。2019年华润万家被红星美凯龙、高鑫零售超越。
头部企业的位次洗牌,折射出零售业巨大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冰山一角,有些公司天生王者,但随着经济周期而起落;也有一些企业更善于在经济大潮中踏浪而行,屹立于行业之巅。
新世界百货、百盛集团等19家企业销售额、门店双下滑
受经济环境、消费场景等多种因素影响,过去一年,零售企业增长放缓并出现分化。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19年百强销售和门店数量绝对值依然保持增长,但整体增长幅度有所放缓。73家企业实现销售正增长。其中,有18家企业销售和门店增幅达到两位数。红星美凯龙、永辉、居然之家、盒马鲜生、美宜佳、孩子王、百果园、大参林、柒一拾壹、罗森等10家企业则是连续两年保持双位数增长,大多属于专业或新兴零售商。
值得注意的是,有27家企业去年销售负增长,还有29家企业门店数量在2019年出现下降。若将连锁百强榜单中统计的销售数据、门店数量这两项指标逐一梳理,华商报记者发现,新世界百货、重庆商社、家乐福中国、大商股份、文峰大世界、迪信通、茂业国际、百盛集团、京客隆、卜蜂莲花、首商集团、新世界百货、友谊阿波罗、新华都、供销大集、新疆友好、新星集团、十堰新合作超市、通程控股等19家企业在2019年销售和门店同时出现下降。
在2019年中国连锁百强中,注册地在陕西的供销大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在第80位。供销大集去年销售582937万元(含税,取自年报营收),同比下降64.4%;门店总数157个,同比下降33.2%。销售下降也对位次形成影响,2018年连锁百强中,供销大集排第41位。
连锁百强十年变迁:从“多开店”向“开好店”转变
连锁百强榜单每年公布一次。华商报记者选取了2010-2019年最近10年的数据分析对比,近十年间,连锁百强企业销售规模扩大,准入门槛提高,门店总数却出现波动。
2010年当时连锁百强销售规模1.66万亿元,2019年达到2.6万亿元,销售规模十年间增幅达到56.63%。其中,2013年销售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同时,百强企业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整体呈下滑趋势,2011年首次下滑到10%以下,2019年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与2018年持平,续创近十年来最低水平。
伴随销售规模的扩大,跻身百强的准入门槛不断抬升。2010年排在第100位的阜阳华联销售21.86亿元。到了2019年,排在第100位的联盛商业销售35.5亿元。
连锁百强门店总数方面,2010年曾达到历史峰值150211家,此后门店总量反复波动。截至2019年,门店总数为143619个,不及十年前峰值。年度增长5.9%亦低于2018年的16%。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雷宏振表示,由此可以看出,连锁巨头对单店运营质量的注重,不再只追求单一规模扩张,即从“多开店”向“开好店”转变;另一方面,连锁百强企业销售规模社零占比下降,同时销售增长也低于社零增长,这说明产业集中度有所停滞。
约四成企业从百强名单“消失”,外资光环褪去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有永远强者。
华商报记者对比2010年和2019年榜单发现,约四成企业十年后已不在百强名单,许多企业排名也发生很大变化。例如,永辉超市2010年仅排名第30位,2019年已冲到第6位;大商股份2010年曾高居第4位,2019年已下滑至第34位。
在2010年的百强榜中,有接近20家海外品牌企业,例如:家乐福中国、乐天超市、好又多、特易购(TES-CO)、百佳超市、永旺、易买得、欧尚、新世界百货等。而十年之后,这些海外品牌中有的如家乐福、特易购(TESCO)等中国区业务(或股权)先后被内资企业并购,还有的已不在百强榜中出现。仍在百强行列的海外品牌企业,不少排名亦有明显下滑。
十年间,零售行业变革巨大,有些企业不断壮大,有些却只能黯然离场,尤其是曾经被看好的外资品牌,光环也已褪去。
对此,美好生活文商旅研究院院长夏强分析称,近几年来,连锁百强的头部企业比较稳定,像国美、永辉、沃尔玛等均属于资本加持的平台型企业。在零售渠道多样化的背景下,龙头企业拥有资本优势,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探索、拥抱变化,流量和物业优势加持,以及受益线下渠道,进而获得价值重估。此外一些新兴品牌和企业逐步崛起,在专业领域也做得风生水起,从而跻身百强榜单。相对来说,一些辉煌一时的单一品类连锁企业,如餐饮品牌,则很难与资本相抗衡。
“零售新业态、区域零售商和互联网资本这三种模式的历练,近几年逐渐崛起,改变了连锁巨头的结构与面貌。”夏强表示,“其实排在什么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使排在中下游,也能活得很好,也能获得顾客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