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汽车业人才不再“喊渴”

“刚入职的时候,在校园里学的公式真的要应用起来,脑子里是一片空白。”回想起2014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个秋天,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汽”)研发总院动力总成所工程师黄平慧一直觉得很幸运。

彼时,作为一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黄平慧一头扎进了发动机的研发中。但是,发动机研发知识浩如烟海,技术攻关十分困难。“理论与实际脱钩”是她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出乎黄平慧意料的是,刚入职,部门就根据她的“人才画像”,为她匹配了一位专业的“师傅”,并与她签订了“师徒契约”。在随后的工作中,从工作方式、工作思维再到前瞻眼光,师徒一起工作、共同成长。

“对于发动机研发来说,如果没有师傅手把手教你怎么干,可能三四年都摸不到门道。而经过1年多的摸索与实践,我就渐渐入了门。”黄平慧说,“通过新型的‘师带徒’模式,我就像一棵小树苗,扎根在自主研发事业的沃土,汲取着养分、一点一点地成长。”

如果说高校是汽车人才的蓄水池,企业就是助推人才成长的加速器。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人才的培养和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在汽车业,实际经验与理论基础缺一不可,人才往往“越老越吃香”;另一方面,随着行业向“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网联化”转型,企业对新兴人才“喊渴”或成为行业常态。

如何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加速人才梯队的建设,成为每一家汽车企业的“必答题”。

新型“师带徒”模式为青年科研人才架桥铺路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对于研发领域来说,共享传承、无私奉献的研发文化至关重要。

黄平慧告诉记者,在一汽研发总院,以“师带徒”为主要载体的传、帮、带活动一直是传统。

“狭义的‘师带徒’就是工作后,公司为每个新员工指定了一名老师,传授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但其实在研发体系,每一个前辈都是我们的师父,在工作中和问题解决中,他们都在传授着知识和经验。”黄平慧说。

在她看来,一方面,通过师父们的帮助,她得以在研发上“快速入门”。同时,行业前辈多年的从业经验更为她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2019年年初,在电动增压器开发过程中,项目卡在了布置方案的确定上。借助1.5L的项目经验,黄平慧对每一个布置位置的优缺点和潜在风险进行了计算分析。但是经过3个月排雷式的深入研究后,她推荐的方案与外方专家的经验认知截然不同。

“由于计算得足够详细,我对自己的计算结果比较自信。所以,我牵头电控、试验专业,首次在台架上完成了电动增压器的摸底试验。”黄平慧透露,试验证明,该方案可以更有效避免喘振超速问题,使得动力瞬态响应时间由3s降为0.3s,为加强产品加速的“推背感”提供了关键动力支撑。

在黄平慧看来,这样自信与坚持正是来自于师傅传授给她的“究根源”的工作思维。

“在进行一些性能优化或者设计的时候,可能有些方案在优化的过程中因为试验结果不好,就被我们排除了,但我师父会要求我分析每一个失败方案的原因及原理。”黄平慧透露,起初,她认为这是无用功,时间久了才体会到其中的要义。

“失败的方案中往往会有大量设计上的坑,不梳理清楚,不研究明白,下次设计也许还会遇到。而且在每次整理分析的过程中,我也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黄平慧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师带徒”的模式,一汽研发总院还构建了“旗才”培育体系,开展全员“赋能工程”,注重专业技术领军人培养及工匠集群的育成,为青年汽车人的成长“架桥铺路”。

入职6年,黄平慧从跟着师父分析数据、做仿真计算的菜鸟逐渐成长为一汽GB平台发动机的性能负责人。“未来,我会将这份传承延续下去,帮助更多的青年工程师脱颖而出。”

心怀工匠精神,到哪里都是课堂

在一汽研发总院试制所的厂房里,有一个200多平方米的空间。每周都有20多位青年员工准时来到这里,参加数控铣削加工技术的讲座。这样的特殊课堂,今年已经开展了超过12次。

站在三尺台上的并非是外请的专家,而是一汽研发总院加工中心高级技师杨永修。这每周一堂的讲座,杨永修往往要准备好几天。而12堂讲座下来,他做的PPT就超过100页。

2018年,杨永修师徒工作间正式成立。在工作间,不少青年技师在杨永修的带领下一起学习技能,攻关技术难点。不少青年员工称,这里已经成了他们在企业中的“第二课堂”。

“当初创办师徒工作间,就是要发力技术攻关,并实现技术传承。”回忆起创办工作间的初心,杨永修感慨万千。

2010年,杨永修进入中国一汽技术中心工作,正式踏进“数控界”。刚刚踏进工厂时,汽车生产线上新奇的设备和技术让他傻了眼。

“在学校里实践时,操作处理的都是小件儿。一下子见到汽车生产线上的机床,感觉无从下手。”杨永修说。

从2012年开始,杨永修拜师一汽研发总院试制所机加中心数控班班长、高级技师王智,并在随后的几年得到了他的一对一指导。

杨永修还记得,2018年,他报名参加了中国技能大赛——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赛前准备中,王智提前一个月就带着他开始集训。

“每天早上6点,我和师傅就出发前往训练场地,一直训练到晚上10点。师傅帮助我一个个排除技术难点,提升加工速度。”杨永修说。

在这届比赛上,杨永修在全国数控加工操作工决赛中获得个人总分第五名,同时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在杨永修看来,他的成长与师傅的一路帮助和陪伴息息相关。

“看到杨永修获奖,我比自己获奖更高兴。他有了一定成绩,能够发展得更好,这就是我作为师傅最大的心愿。”王智如是说。

如今,杨永修已经成长为研发总院数控加工团队的中流砥柱。尝到了“师带徒”模式的甜头,他决心要将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发扬开来。

在工作中,杨永修带领了3名徒弟,现都已具备熟练操作五轴数控机、调试复杂零部件加工的能力。

同时,杨永修还培训了车间普铣机加操作工10多人,传授给他们从数控机床的认知到编程的技能。同时他还在一汽铸造和轴齿中心交流、培训一线工人近百人,并分享大赛经验。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形成历史交汇,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要培养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政府搭台、企业支持、高校对接、共建共享”缺一不可。

根据领英最新发布的《2020人才趋势报告——改变人才吸引和保留的四大趋势》报告,随着21世纪进入新的10年,人们对于企业应如何对员工负责,已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例如,95后工作者更加重视培训,他们中36%的人将此作为考虑新工作的首要因素。对于企业来说,有责任帮助年龄多元的团队做最好的自己,不断为促进合作和知识交流创造条件。

这两天,杨永修再一次投入到了集训状态中。与2018年自己参赛不同,这一次,杨永修是要为他的两名徒弟备战一汽集团技能比赛“保驾护航”。

就像当初获得指导时一样,在培训中,杨永修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

“现在在车间里,年轻人越来越多,70%以上都是90后。如今,我也出师了,我有义务和责任把我所知道的传授给他们,将这份知识传承下去。”杨永修说,只要心怀工匠精神,哪里都可以是学习本领的课堂。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