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都是电影行业大佬们齐聚论道的时候,作为最有话语权、最顶尖的一线从业者,他们对电影行业的判断,基本上都得到了应验。
尤其是博纳总裁于冬和光线总裁王长田,这两人性情耿直,常能说出让整个行业都震惊和信服的惊人之语。比如2014年于冬的名言,“未来电影公司都是给BAT打工”,2018年王长田泼的冷水,“未来几千家影视公司要倒闭”,最后都变成了事实。
那么,在影视行业进入寒冬之后的2019年,这两位大佬对影市又有了哪些新的观点?
“行业处在谷底,寒冬可能还会持续一年”
王长田说,自己去年就像个乌鸦嘴一样。他说的话果真中了。经历了一轮资本大撤退,税收查账风波之后,很多中小公司在今年真的是“死伤惨重”,整个行业都没有了生气。
“这个真的不怪我,我也没想到会愈演愈烈。在去年这个时候行业的变化已经有一个预兆,我只是做了一个判断。没想到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寒冬一直在加剧,一场一场的风暴刮过来,现在整个行业我觉得是在一个谷底。
几千家公司倒闭是正常的一个市场的反馈吧。我们现在有2万家影视公司,其中有些公司刚成立不久,还没开始做事儿,就已经先关门儿了。有一些遇到了寒流之后,在倒闭之中。”
不过,他觉得这种寒冬的状况不会持续太久,可能在明年的这个时候就会有所改善。
“电影行业是逆周期的,越是经济不好,老百姓越需要”
博纳总裁于冬的感受是,今年大家都相对冷静、理性,面对产业的困境,都在寻找应对之策,想尽一切办法。
“其实在今天各个行业都面临很多压力,电影行业是在一个调整期,洗牌期。”
但是长线来看,于冬还是相对乐观的。他觉得越是在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时候,越要迎难而上,坚定信心。
而且,他认为电影行业是逆周期的。
“越是经济不好,或是老百姓有生活的压力的时候,电影反而成为他们精神上的慰抚,成为口红效应。好莱坞的崛起也是在经济大萧条,1930年之后,才有了好莱坞的东海岸迁到西海岸,电影成为慰藉人们心灵的一个方式。”
“建议5%电影专资免征三年,让片方和影院休养生息”
但是就当下来说,各家电影公司以及整个行业还是在渡难关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观影人次大幅下滑,电影票房增速放缓,甚至可能倒退的情况下,大家只能先在“存量”上做文章,以及从政策上寻求一些新的利益分配。
于冬就直接建议电影局能免征三年“电影专项资金”,好让电影行业内的公司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电影专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电影行业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大的,税前票房的5%,我记得在80年代末90年代的时候,是1块钱票价收5分钱。现在票价跃升到几十块钱的时候,再收5%的比例,30块钱票价就是一块五。到了2018年全国600亿票房的时候,62%是国产影片,就是300多亿(进口片不收专项资金),5%就是15亿,有60%是到电影局专资办,有40%很长时间用于补贴影院建设,和影院终端的惠民工程。
现在我觉得电影专资在九年之后是不是能够免征三年,让制片方跟影院方都能有一个缓冲,尤其是在电影行业下行的这样一个阶段,鼓舞大家共克时艰。
因为现在的专资很多返还到了影院,影院现在也在趋于放缓阶段。制片又划给了中宣部宣传部门,这个是有一个调整期的。与其讨论钱怎么划拨,不如缓征三年。
去年我们有54亿票房,税前的5%,我们一家企业就缴了2.5亿以上,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其实负担是蛮重的。当然我们的一些重点影片也得到了专资的一些资助,但是这个资助跟我们缴的比还是差距很大的。”
“鼓励内容创作的政策体系不建立,中国电影不可能有好的一天”
王长田觉得这5%的专资“存量”有调整的必要,但还远远不够。“全国各个行业都在减税降费的今天,影视行业现在是没有方案的,也没有人提这个事儿。”
另外,他认为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电影行业不合理的利益分配问题也应该得到改革。比如关于院线和片方的分账比例,王长田就觉得极不合理。
“作为一个电影的投资方,100块钱的票房你只能够拿到30,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匪夷所思的,但是这个东西这么多年都没有改变。
原来说我们要鼓励影院的建设与发展,现在已经发展起来了,有6万块银幕了,已经成了全世界银幕最多的国家了,实际上银幕是远远过剩的。是内容供不上,而内容供不上是制作公司能力不强,制作不强是因为你的收益,为什么投资越来越少了呢?因为不合理呀。
所以我觉得应该是时候去建立一个鼓励内容创作的政策体系,这个体系不建立,中国电影不可能有好的一天。”
王长田建议把这5%的专项资金直接给片方。
“现在是影院拿57%,片方拿43%,这个当然是扣掉了8%基金和税之后。你现在把5%加到片方,片方达到48%,仍然是全世界最低的。”
于冬笑光线是因为没有影院王长田才这么说。他觉得关于这5%的分配,可以请有关部门找到业内的专家充分论证,哪怕举行有效的听证会。
“把过去触碰到利益集团改不下去的地方深化改革,让电影行业进一步发展,也为行业下一步增长做铺垫。”
“留给电影的只有一个出路,就是强化电影院的剧场效应”
这还只是“内忧”,其实不管从世界范围还是中国来看,电影行业还存在着一个“外患”,就是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以及即将到来的5G可能带来一些改变。站在这个角度,矛盾的核心已经变成了未来电影院还会不会存在?
面对这个问题,于冬给出的应对之策是强化电影的剧场效果。
“电影院是不是未来会被5G打平,被客厅所取代,这是一个伪命题还是真命题我不知道。我觉得现阶段给电影留有空间只有一个出路,就是电影院的剧场效应。
2014年在上海电影节我讲过的那句话言犹在耳,‘未来电影公司都是给BAT打工’,现在都差不多了。剧端定制剧现在已经非常普遍了,定制剧留给制作公司只有20%-30%的利润空间。为什么BAT抓住剧不放?因为剧是有会员重复点播的吸引力,有会员消费。电影他们都认为是高风险,所以参投个10%,让你们去弄去吧,头部内容我们参投,先把平台的价格锁定,谁也别想多卖,是一个不能没有的,但是又不是必须的内容,因为就两个小时。
头部的电影公司,只剩下就是电影院的增长,就必须强化剧场效果,就是它视觉的沉浸的体验。中国电影如果不能把技术环节引领到世界一流水准,就等于把我们电影院的放映市场拱手让给好莱坞电影,因为这些技术标准就是好莱坞电影。如果不能在技术上突破的话,电影公司就会成为下一波的BAT定制剧内容的供应商,这已经是无可避免的一个未来。”
不过,于冬还是很看好中国的公司能在十年内拉近和好莱坞的距离,因为中国电影公司的老板们还都奋斗在一线,在主导创作和创新,而好莱坞已经完全被资本家接管,只求稳。
“好莱坞六大公司已经没有老板,全部是职业经理人,老板是华尔街银行家和金融家,他们就看报表,续集赚钱就拍续集。好莱坞老板他们的决策权远逊于中国这些老板,这也是中国未来这十年还能有机会超越好莱坞的内容创作的的动力。
如果这十年之后,这些一线的创作者也被中国的银行家和金融家买断和包养,未来靠中国的银行家和金融家去战胜华尔街的金融家和银行家,这个差距可能又会被拉开。
所以这十年,也是中国电影奋起直追的十年。因为我们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我们有独特的文化根基,再加上我们有这样的原创力,这让我们有机会在这十年当中超过北美市场。”
“韩国电影是中国电影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王长田不完全赞同于冬的观点。他认为以追求视听效果为目标的大片不是唯一的发展方向。如果类比的话,韩国电影的路可能是中国电影要走的。
“大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者是一些大公司要做的事情。好莱坞六大一年大概发行120-130部片子,都比较大。但是如果没有其他电影做基础,这些片子也没有诞生的土壤。
中国的电影其中一个方向可能像韩国的电影那样,它们不是追求视听效果,它们对社会话题极度关注,对历史有深刻的反思,在电影的专业制作上也是非常精良,包括表演都非常精良。这些影片占据了大部分市场,可以和好莱坞电影抗衡。我觉得这是中国电影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