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至少牵出7种大病 你有这些症状就危险了

嘴唇发白、容易疲劳、失眠多梦、头昏耳鸣……遇到这些情况,你或许会以为是没有休息好导致的,但还可能是“贫血”找上门了。

贫血看似是一种小毛病,却能牵出很多大病。心脏病、恶性肿瘤、肾脏疾病、慢性感染等都可能以贫血“打先锋”,若不能及时捕捉并重视,可导致严重的器质病变。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权威专家,告诉你哪种贫血最危险,并教你有针对性地摆脱贫血。

受访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 韩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 王文生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医师 董文川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 贾妍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王兴国

约20种不适都与贫血有关

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很多疾病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

皮肤、指甲苍白干燥,眼睑颜色暗淡,口腔黏膜颜色不够红润,头发枯黄,困倦、疲乏,头晕、眼花、耳鸣,心慌、气促,失眠多梦,淡漠,性功能改变,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夜尿增多等都可能源于贫血。

从字面上讲,贫血就是血液贫乏、不足,但实际上是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减少。

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化验单上常常用Hb表示)<120克/升,成年女性(非妊娠)血红蛋白<110克/升就是贫血。

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65岁以上人群的贫血定义为:男子血红蛋白<130克/升,女子<120克/升。

心脏的重要作用是给身体供血供氧,而贫血使血液载氧能力明显下降,导致对各系统供氧不足,可造成人体脏器功能减退,引发病变。

随着贫血时间的延长、程度的加重,心脏要更加努力“工作”,心肌长期“过劳”且缺氧会出现退行变性,甚至可能演变成心衰。

对于正处于脑发育关键期的婴幼儿和学前儿童来说,贫血对智力的损害尤其严重。

患有冠心病等疾病,身体原本已存在缺氧状态的老年人,会因贫血导致病情“雪上加霜”。

孕期贫血,会加大妊娠期并发症、产褥期感染和产后抑郁等风险。

贫血的三大原因

造成贫血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补救,才可能逆转贫血症状。

营养性贫血

铁、叶酸和维生素B12 等微量元素,为血红蛋白的合成提供了原料。如果缺乏,就会导致贫血。临床上,因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贫血很常见。

想要远离营养性贫血,最重要的是从日常饮食着手。

1。 补铁有个“铁三角”

民间推崇的“补血三宝”,红糖、红枣和花生米都属于植物性食物,其中所含的非血红素铁不容易被人体吸收。

补铁主要依靠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重要来源是“铁三角”,即红肉、动物血液和肝脏,如瘦猪肉、牛肉、猪肉等。

尤其难得的是,“铁三角”与果蔬、豆类和谷类等植物性食物一起食用时,还能促进这些食物中铁的吸收,一举两得。

值得注意的是,浓茶是铁的宿敌,其中的鞣酸与铁结合,会对吸收造成阻碍,这也是爱喝浓茶又忌口的老年人,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2。绿叶菜和坚果补叶酸

富含叶酸的食物有动物肝肾、豆类、深绿色蔬菜和坚果等。

3。发酵大豆补维生素B12

红肉和动物肝脏也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另外,蛋类、奶类和发酵大豆制品(如豆豉、腐乳)中也富含维生素B12。

4。用好维生素C这个好搭档

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处在最容易被吸收的状态,会让补铁效果翻倍。

补铁的同时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青椒、萝卜缨、芥菜、酸枣、鲜枣、猕猴桃、柑橘等。

如果明确是营养性贫血,不可迷信“药补不如食补”,应遵医嘱及时使用铁剂等药物让贫血状况得到快速纠正。“食补”见效慢,可在“药补”的基础上同步进行。

疾病因素

不少人体检发现贫血往往并不在意,殊不知,贫血会埋藏祸根,是很多重大疾病的征兆。

血液病、恶性肿瘤、慢性感染、风湿性疾病、肾脏病变、肝病、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至少7种疾病都可能导致贫血。

老年人贫血一定要追查原因,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更严重的问题,比如,有10%~40%的肿瘤患者合并贫血。

如果你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可以先看血液科,也可以根据伴随症状看消化内科、内分泌、呼吸内科等科室,及时检查,以免贻误诊治。老年男性或绝经后妇女,一旦出现缺铁性贫血的表现,一定要追查原因,特别要排除消化道肿瘤。

药物因素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长期用药,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功能药物如阿司匹林,长期服用此药的患者可能会因消化道失血造成贫血。

另外,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喋呤、干扰素等通过骨髓抑制,都可引起贫血。

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阿莫西林等)、抗结核药等也可导致贫血。

如果你正在服药,应遵医嘱正确服用。若该药有可能导致贫血,应定期查血,并在饮食上有意识地补血。

4类人要警惕营养性贫血

临床上,营养性贫血较为常见,任何人都可能患上营养性贫血,而以下4类人尤其要注意。

1。 老年人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79岁的老年人群体中,贫血的发病率近35%,而到了80岁以上,发病率更达到45%。

老年人尤其患有慢性病者,本身就存在缺氧状态,如果再发生贫血,其原有的慢性病就会加重。因此老年人要特别重视贫血,及早发现和治疗,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2。 素食者

谷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维生素B12,其中的铁又不易被吸收,因此素食者容易因为缺铁和维生素B12患贫血。

3。 孕妇

孕期的一些生理现象,如血容量增加、孕早期呕吐等,会导致血液中血红蛋白相对降低。

孕妇在补铁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富含叶酸食物的摄入,并适量添加叶酸补充剂。

4。 婴幼儿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更多的营养,但他们食谱比较简单,食物范围较窄,如果不重视摄入富含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等营养素的食物,就容易贫血。

在给婴幼儿选择辅食时,蛋黄并不是最佳选择,其中的铁不利于被吸收。在强化铁米粉的基础上,适当添加蔬菜和肉泥,补铁效果更佳。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