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禁运洋垃圾台湾被打脸 怎么了?

2016年,《华尔街日报》在一篇报导里,盛赞台湾是垃圾处理的天才,因为岛内资源回收率为58%(其实是52.51%),傲视全球,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环保专家前来考察。2017年7月,大陆国务院公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禁止夹带一般垃圾的废塑料、废纸等进口,除非最低垃圾含量在0.5%内。大陆实施此政策后,洋垃圾就立刻运往东亚其他地区,包含台湾在内,等于为“垃圾处理的天才”出了考题。

大量的洋垃圾,能难倒“垃圾处理天才”吗?能!而且立刻拆穿了台湾高效垃圾处理的假象。

今年5月,因洋垃圾大量进口而迅速累积的问题,终于引起台媒的注意——怎么突然资源回收物没人要了?而且还全进了焚化炉?于是,若干媒体接二连三地深入追踪报导,终于发现了高回收率的真相。

民众确然规矩分类垃圾,但搞半天,各类资源回收垃圾还是被打包混在一起进入资源回收场,而且,回收率也是灌水的。

台湾活生生成了作弊天才,怎么回事?

52.51%神话里的垃圾

台湾“垃圾不落地”政策从1996年开始在若干县市试办,1997年连同资源回收政策一起逐渐推行至全省,2006年开始实施垃圾强制分类(有罚则),民众丢垃圾必须等垃圾车定时定点收取,而一台垃圾车总会伴随着另一台资源回收车出现,回收可再生处理的垃圾(含厨余)。

街道因此更整洁,垃圾总量也大减,看起来很美好,还勇夺资源回收世界前三名。但是,垃圾离开民众的手以后,接下来的流程,却充满了便宜行事与作弊。

民众还以为自己辛苦分类资源回收垃圾,回收商拿到的也是分类后的回收品,但真相是,地方政府以一个统包价格卖给回收业者,所有类别的回收品也都混在一起称重。换言之,民众分类是做白工,回收商处理时又要再花人力做分类。这是便宜行事。

地方政府卖给回收商的回收品,只算数量,不问含量,所以回收商通常买下的回收品,都最少含10%的无用垃圾。旧衣物里含脏破不可使用的,衣服包着神像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让得到此标案的回收商不但赚不到还赔钱。这也是便宜行事。

回收商买了含垃圾的回收品,自然也卖含垃圾的回收品给下游处理商,同时灌水“重量”与回收率套利。简言之,回收品里所含的垃圾也算钱,故而所谓52.51%的回收率,当然就是灌了垃圾的数字。这就是作弊。

这些现象行之有年,业内人才知道内情,但因供应链各环节都还有利润,所以问题隐而不彰。那么,洋垃圾的大量进口,造成了什么影响?

2.5元的洋垃圾诱惑

供给大于需求,价格必崩,这是自由市场的铁则。运输洋垃圾的船,在大陆关上了门以后,就近转往台湾与其他东亚国家卸货,立马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冲击岛内原本行之有年的供应链生态。

以废纸为例,去年7月一批从大陆折回台湾的美国废纸,以一吨40美元的价格卖出,折算每公斤1.2元台币,而当时台湾废纸价格每公斤5元,最下游的纸厂处理商疯狂抢购,当然瘫痪了从回收商到处理商的销售链。

回收商的“货品”来自地方政府,并且是以标案的形式取得一年一标的经营权,某业者去年以一公斤4-5元得标,因洋废纸的大量涌入,价格崩到2.5元,损失惨重。由于回收商估计一个月要赔50万元,所以宁可放弃押标金80万,并丧失日后的投标资格,也要弃标。

进不了大陆的洋废纸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砖一砖的废纸里含了高于0.5%无用的生活垃圾。台湾没有相关的管制,处理商为何抢购含垃圾的废纸?如前文所述,因为买垃圾含量超过10%的回收品,根本就是处理商的日常。反正都一样被“灌垃圾”,当然抢便宜的。

除了进口造成供应链断炼,出口也发生了问题。

大陆是台湾塑料废料的最大出口地区,一年最高出口十数万吨,2017年剩6万9000吨,今年1-7月仅6千800吨,剩下10万吨以上的塑料废料也只有焚化一途。台湾有24座焚化炉,一年可处理650万吨垃圾,焚化炉高频率使用,自然加剧了原本因燃煤发电而恶化的空污问题。

雪上加霜的是,塑料废料的出口堵住了,进口塑料废料却大增。根据英国税务海关署统计,英国在今年1月到4月,出口至台湾的塑料废料增加了10倍。

回收商的回收品卖不出去,并不见得一定会送到焚化炉销毁,因为那成本太高,只会让业者赔更多,所以也有恶质回收业者便宜行事就地烧毁。焚化炉尚有去除废弃污染物的设备以及防火措施,能一定程度控制污染,就地焚烧当然是没有的,所以业者大量焚烧除了制造空气污染,还造成多次火灾。

资源回收处理乱了套,大家都倒霉,只有下游处理商大发利市。以废纸为例,原本担负回收废纸处理的纸厂,因洋垃圾而获利大增,产能满载,台湾造纸业也出现十年来难得一见的荣景,造纸产量、外销量双双创新高。

2017年纸厂的本地废纸回收比2016年减少16%,进口则增长58%,破14年来的纪录,而今年进口量仅上半年就超过去年的总量,也使得废纸价格立马崩25%。

洋废纸里含多少无用的洋垃圾?据媒体实地勘查,其中有10-20%是纯垃圾,30%是不具回收价值的废纸,换言之,一半是必须毁弃的垃圾。即便如此,纸厂仍因高利润而乐于承担50%的垃圾处理费。故而,台湾正在处理大量的洋垃圾,虽肥了下游厂商,却赔上既有的供应链以及空气品质。

我就想问了,既然纸厂大赚,今年的“卫生纸之乱”是怎么回事?业者仅在那段期间狂喊因大陆拒绝洋垃圾政策,致使国际纸浆价格上涨,却不提进口高利润洋废纸填补了成本缺口,难道不是集体扯谎吗?还好我没去抢。

那么,大陆拒收洋垃圾的政策,对台湾而言是好是坏?

跟进,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垃圾如海啸般涌入,台湾这小岛是挺不住的,所以“环保署”火速推出了因应政策,修改“产业用料”的规范,限制进口资格与进料品质,以确保废塑料与废纸的进口质量。其实,这就是跟进了大陆相关政策。

不过,10月1日上路的新政策,仅是治标“救急”,整个垃圾回收循环供应链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仍须其他政策补强。

要务一,要挡对。

台湾对进口废纸与废塑料确实有内部需求,甚至处理后出口也是一项产业,所以要挡的只有垃圾含量。在应急的状况下,相关单位有可能因对垃圾含量零容忍,而挡了不该挡的。事实上,欧美、日本都有回收品的分类标准,并以垃圾含量定价,要求“零垃圾”是不切实际,故而审查规范要与进口国标准接轨。

要务二,资源回收车可退场

既然民众分类,最后仍被混在一起处理,资源回收车应改为定点,并提供诱因让民众做更细致的分类。村里资源回收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以村里为单位,鼓励村里民做好分类工作,由基层行政单位统合再销售,利润由村里民共享。另一个办法,是回收业者自行经营“资源回收店”,收取经过民众细致分类的回收物,并以民生物资回馈,也是鼓励民众响应环保的良方。

以上两种方式,其实已有村里与回收业者在试办,欠缺的就是地方政府的制度化鼓励政策。

姑且不论台湾是否真为垃圾处理的天才,至少,多年下来民众已具备基本的环保意识,也有分类的意愿,所以推行相关政策,能较快速收到成效。

追求虚名,是一件危险的事,台湾的资源回收率遭功利性灌水,就是一个值得检讨的例子。古云“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庄子·胠箧》。亦即,立了标准,就会有人按此标准造假。

现代政策,虽不能缺乏量化数据作为理论基础,但数据若只是服务于虚名,其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环保问题终归是解决人民安居问题的一环,重点在于政策是否造就了真真确确的青山绿水,若然,则国际声望是锦上添花,若否,则盛名一夕瓦解,也只是徒增难堪。

若不是大陆拒绝洋垃圾,台湾还自满于漂亮的回收率数字,浑然不觉垃圾循环机制里的盲点与弊端。可见,在负面的政治纷扰之外,两岸仍有许多“他山之石”可供彼此借镜,共同追求进步的价值。。。。。。。。我是说,不灌水的价值。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