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拉姜色》海报
小浪带领团员们来到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慈云寺店观看了由松太加执导,容中尔甲、尼玛颂宋、赛却加主演的藏语电影《阿拉姜色》,观影结束后,大家对本片给出了8分的综合评分,以下为参加本期活动的团员观后感汇总:
#新浪观影团#[NO.1305团员SHOW] 活动影城: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慈云寺店
新浪观影团
#新浪观影团#【NO.1305团员SHOW】今天,小浪带领团员们来到@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慈云寺店观看了由容中尔甲、尼玛颂宋主演的电影《阿拉姜色》。下图为本期活动准时到场的部分团员,请大家记得在观影结束后的24小时内到http://t.cn/EZtjIbi为本片打分并提交原创真实的观后感。
1711
11月03日 14:19
@Dream的cp们 10分
中国人讲究信仰和传承,在拉萨朝圣的道路上,很多人都有着虔诚的心,看俄玛坚定不移的朝着自己心中不变的目标一点点前进着,总觉得也给了观众莫大的信心,当诺尔吾拿起母亲生前朝圣路上使用的木板、背上母亲留给自己的双肩包,这份坚定、认真的家族精神也就得到了传承。罗尔基对妻子的病无能为力,但他能在妻子的弥留之际陪伴着她,能在朝圣的路上让这个没有血缘的一家三口相处的融洽,能在艰苦的朝圣路上保护照顾一度仇视他的诺尔吾,能兑现要带诺尔吾去拉萨的承诺,能带着妻子的遗愿继续朝圣的路……妻子死前对前夫念念不忘,罗尔基把装有妻子跟前夫合照的背包不断放远、撕开合照分别贴到墙上,让我觉得有些可爱,这样一个可爱、温柔、负责任的人,逐渐打开了诺尔吾的内心:把他们留在那,我不舍得。电影里没有哭的镜头,但是罗尔基的泪水掉落在俄玛手上时,罗尔基用颤抖的声音告诉诺尔吾不会把俄玛他们留下时,却能让观众在空镜里明确感知他们的情绪,并且得到共鸣。虽然这部电影在叙事、节奏、剧情发展上有点日本电影的风格,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好电影,这样的电影不应该不被人知道,这才是充满正能量的电影。
@十八子卧耕南阳 7分
也许是已经看过《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两部藏语片和朝拜片,《阿拉姜色》并没有给我什么特别的观影感受。这部就谈了几个人之间的和解,妻子和现任丈夫、前任丈夫、儿子,现任丈夫与前任、前任的儿子的和解,以及某种缘分使命的传承。朝拜只是壳,人和人关系才是核。导演有意用了很多近景和演员的肢体动作来体现内心,太明显了。用2018年最好影片甚至近5年最好影片之一来夸它,过誉。现在各种文艺片泛滥,意境远大于价值和实质,感觉有点偏了。
@JC舞孑龙韵 8分
初看以为是一个女人的朝圣之路,继而以为是夫妻之间的爱情,看完发现这是两个男人成长的故事。导演对细节的描写很到位,罗尔基对俄玛前夫的妒忌,各种小心思被刻画的淋漓尽致,俄玛的倔强仿佛在告诉我们“你们对信仰一无所知”。俄玛死后,罗尔基带着俄玛的儿子,是儿子教会了罗尔基一些事情,并让他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也是罗尔基教会了儿子如何成为一个男人。最后,三个人的愧疚终于在朝圣之路中得到了和解……
@寄它 8分
没有看过松太加的电影,《阿拉姜色》可能是他第一部公映的片子,一定不能错过。从《农奴》到《盗马贼》到《红河谷》,都不是真正的藏族电影,直到万玛才旦登场。后来松太加由摄影转导演,他和万玛才旦是现在最核心的两位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多表现传统和现代的冲撞,松太加则专注于家庭和情感。《阿拉姜色》也有朝圣,但是不猎奇,也没有拔高到信仰的高度,只有真诚朴实。
@GC-米米 9分
我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但是我却由衷的佩服那些坚守并践行自己信仰的人。看之前没有做功课,我并不知道阿拉姜色其意,直到剧情中间部分,一家三口拿着石头,轮流唱着歌“喝着酒”才恍然。一部公路片,一条朝圣之路,为数不多的演员,几个人的情感纠葛,这是一部平淡且透着真诚的影片。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大起大落,也不会有太多的奇迹降临,只是在这条朝圣的路上,逐渐变得释然,夫妻、母子、继父继子种种纠葛最终都在路上得以解决。这部片子更多的是给我们展现了藏区的人,对于藏区的文-包括又不仅限于宗教、天葬、朝圣、风景等并没有过多的展现和渲染,对于终点拉萨的描述也仅是通过小主人公爬上山远眺布达拉宫的一个镜头带过,其实心灵已在路上得到救赎,至于最终的仪式感也就没那么重要了。看到丈夫对病妻的相伴,想到了爸爸在妈妈病榻前整整两年的偎依,多了一些感触。他们对遇到的各种生物的生命敬畏,即使是一只落在手臂上的苍蝇蝴蝶,一头路边偶遇的小驴,只要相遇,即是缘分!
@言言之洲 9分
电影拥有让人静下心来认真观看的魔力,同《冈仁波齐》一样有讲到去拉萨朝拜,但是这部电影有更多让人哽咽的镜头,男主虽是女主的第二任老公,但是看得出俩人很相爱,知道她得病,想阻止她去拉萨,后来还是让她去了,还一路陪同,女主路上病发,男主才知道她去拉萨还有一个原因是想带着第一任老公的骨灰去拉萨,圆自己的承诺,他一开始会吃醋,但是在女主去世后还是帮她完成了愿望。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只有一点,女主病发时临终遗言没有提到希望男主自己今后要如何过,显得她对俩任丈夫有偏颇,导演的作品主要是想体现男人的胸怀吧,如果能够在这里处理一下女主的语言,这部作品就更好了。支持认真讲故事的文艺电影。
@V5郭小郭 8分
曾荣获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金爵奖“评委会大奖”、“最佳编剧奖”。有幸看到这部排片不高,藏地题材的好片,对大多数观众而言,也需要一定的耐心去观赏和体会。但我还是推荐大家去看看,去好好感受一下片中的夫妻情与父子情,对誓言的坚守,对信仰的虔诚,正如影片片名“干了这碗酒”,敬父母养育之恩,敬那些伸出援手的陌生人,敬疾病让我们更勇敢无畏死亡。
@焦小嫣 6分
有幸参与新浪观影团的活动,看了在豆瓣评分非常高的这部电影,与张扬的《冈仁波齐》比,《阿拉姜色》更朴实无华,内敛低调,甚至有些普通,但就是这份平常,却展示了藏族同胞对生命的淡然和对信仰的虔诚,而最动人的却是如父如子的温馨情感,既寻常又特别,而拉萨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每个人又是如此不同,一首阿拉姜色实在耐听。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参与我汤甜心的《毒液》啊!
@柚子_peace 7分
因为看过《冈仁波齐》,对于电影前半部分感觉不陌生,甚至有些闷和迷惑不知道要表达什么,直到主角过世,让我感到深深触动的东西才慢慢慢慢铺开展开,也在这个过程中藏族的文化和信仰的样貌和意义才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和表露,每个角色的性情也很打动人心。前半部分的演出感觉容易出戏,有点太“原生态”。
@loveday21 9分
值得二刷的一部佳作,可以说近期看过的院线影片中最棒的了。影片表面上以拉萨朝圣为名,实则刻画了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夫与妻、母与子、“父”与子。。。。。。这些关系最终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和解。影片刚开始时从梦中惊醒的俄玛,肩头出现了一只飞蛾,而在她即将往生的时刻,飞蛾再次出现;苍蝇、驴子、俄玛往生前后的天气变化等等,这些细节无一不体现了导演对影片的把控。非常喜欢片中的配乐,隽永悠长,与剧情很搭。而整部影片的风格节奏让人不由得想起了是枝裕和,注意到片尾显示有日方发行,感觉上也确实是日本观众会比较爱好的那种类型吧。不得不夸赞一下容中尔甲,这位藏族歌手出身的男主角展现出的演技令人吃惊,毫无违和之感。最后要特别感谢一下@新浪观影团 组织了这次观影,阿拉姜色的排片真的太少了,目前可能只有加盟艺联的影院还有排片,这么好的影片,口碑不能发散出去真是太可惜了。PS:很好奇影片名字的意思,于是去查了一下,原来是藏族祝酒民歌,意为“请您干了这杯美酒”,想起来与影片中两次唱祝酒歌的场景,也是非常呼应了。
@爱黑芝麻的丫头 8分
阿拉姜色,其实看到结尾都没有明白这个题目的意义[允悲]除去这一点,观影感受棒棒哒!感觉现在大陆这样小题材的电影是很少的了,整部电影围绕一个去拉萨朝拜的遗愿,讲述了平凡人家感人的亲情故事。女主遭遇病痛以后全家人的点滴陪伴,让旁观的我们为之动容。很不错的电影视角,特别欣赏这种认真讲故事的风格。
@猫性使然2-0 8分
朝圣之路是救赎之路,但对于这个充满波折的家庭来说,更多的却是成长之路。女主俄玛和男主罗尔基是半路夫妻但恩爱有加,俄玛查出绝症后不想拖累家人,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与所有家人道别后,她独自踏上了磕长头去拉萨的漫漫征途。罗尔基是个粗汉子,但却非常尊重自己的的女人,当初他不懂女人为何执意离家,但后面去医院查到了原委便追随她而来,默默陪在她身边,支持她完成人生最后的心愿。这是男人的第一次成长。几个月劳顿妻子病重,临终前终于将心底的秘密说出,贴身的背包里放着的是已故前夫的东西和她俩的结婚照,而执意要去拉萨也是因为要圆前夫临终前的遗愿。罗尔基很难过,一度把背包扔到外面不愿靠近,替俄玛祈福的时候还把照片撕成了两半——自己心爱的女人,临死之前却还最挂念前夫,拼尽自己的性命也要替另外一个男人圆梦,真的是是一件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但是俄玛往生后,男人尽心尽力的安排所有,照顾她和前夫所生的孩子,还穿上俄玛生前的行装,发愿替她走完剩下的路,一路上男人努力包容着一直对自己有敌意的孩子。这一程,是他第二次成长。影片最后,在距离拉萨3公里的地方,他们停了下来,梳洗整理,要择个吉日去布达拉宫朝圣。罗尔基看到孩子把自己撕成两半的照片又拼回来了,照片上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她的前夫又一次在一起了。但这一次他强忍悲痛,任由眼泪掉落,却默默的容许了……这是他第三次成长。第一次成长因为爱,第二次成长因为责任感,第三次则是因为他的胸怀已经像大海一样广袤了。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每个人都带着所有的真诚、爱与善良,即使这中间产生了误解,但同样有更多无言的爱与包容。罗尔基去拉萨朝圣并未想着净化自己的心灵,但当他扛起亡妻的责任而舍掉小我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自我救赎。《阿拉姜色》除了剧情非常动人之外,角色的打磨也十分仔细,尤其男主罗尔基,从最开始爽朗轻快哼着小曲的身姿,到后面痛失爱妻的失魂落魄,再到负重前行的沧桑与厚重,无论演员的诠释还是妆容服装都非常讲究。总体来说《阿拉姜色》是一部非常非常好的影片,值得推荐!
@meng胖胖 7分
比较少看有关西藏的电影,一直不太了解那里的状态,感觉非常神秘,比如朝圣这件事。片中女主在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之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踏上朝圣之路。一天五公里,需要走上一年。无法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信念!但身体最终没能支撑她完成这趟旅程,中途加入的老公和儿子决定替她继续朝圣。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理解了对方,也完成了各自内心的成长。但是影片节奏略慢,亦或是我对西藏始终不够了解,看起来觉得略闷。
@洪寧同學 6分
情感蛮细腻的一部影片,朴实沉着,但认为《冈仁波齐》更符合个人品味,仁者见仁。从夫妻,父子的情感出发,漫长朝圣的路途中,透露出对信仰、死亡与家庭的理解,影片后半段感人。
@Seil_Wang 6分
《阿拉姜色》藏族助酒歌音译,本是朋友来家做客时把酒助兴的歌曲,在本部影片中作为片名,也呼应了本片故事主线俄玛对亡夫的“念”而展开的一段生命的洗礼。本片素材来自主演身边的真实故事,一段藏族家庭情感冲突的故事。影片还原了藏族人民朴实质感的风土人情,采用镜头抖动技巧写实,情节简单而深动,感人至深。故事上格局没有进一步扩展,作为一部家庭影片是它可以让家人体会亲情的真挚,作为银幕院线在当下情感如此碎片的时代影片有些单调显得过于小众。围绕家庭命运的作品有很多,日本的《小偷家族》,伊朗《一次别离》,对终极命题的深度挖掘,对文化冲突的深度拷问,这些都会让影片折射更多的意义,毕竟这本不是一部商业为主导的影片。
@刘郁如 9分
泪点低的人看不了这样的片子,这次又流泪到头疼。和大多的藏语电影不同,虽然仍离不开虔诚纯粹的信仰,但《阿拉姜色》有着更加普世更加细腻的情感,就好像在那个地方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夫妻之爱,父子之情,虽生死离别,但他们在这条漫长的朝圣路上,由隔阂逐渐和解,经历过救赎与成长,活着的人继续走完剩下的路。整部片的基调都很阴沉,就像高原上一直阴云密布的天空,娓娓道来的慢节奏剧情,安静中带着深沉的力量,朴实又真挚。生活是苦难的,没有人是完美的,但身边有爱人,心中有方向,足已。来吧,请干了这杯美酒!
@NJ洛尼 9分
电影讲了藏区普通人情感上的弥合,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纠结因为对同一个人的爱找到自然出口,看完后感觉胸口很闷,导演是成功的。由影及人,视角转移到自己身上时引发沉默,可能每个人所谓心结解开的时机和方式均不同,好好爱身边的世界,静静等待问题解决的出口。
@林家猴砸_Max 6分
非常喜欢西藏题材的电影。看片花剪辑的很触动人心,对此也是很期待。剧情很棒,彰显他们对宗教信仰虔诚,他们对彼此爱与承诺。看习惯快节奏的剧情,看这个会觉得比较慢节奏,坐我旁边的朋友都闭眼休息了。小孩子演技还是值得认可的 。
@D心雨 7分
《阿拉姜色》一步西藏题材的电影,俄玛病重之际,执意踏上了前往拉萨的道路,而现任丈夫和儿子也一同陪往。旅途中,妻子道出了她深忧多年的秘密,病逝后,丈夫和儿子为爱上路,一诺千金!最终到达拉萨,完成了俄玛的夙愿!虽然这是一部节奏不是那么快的影片,但是却触动人心!
@胡齡予_ 7分
同为西藏背景,难免要与去年的朝圣嗑长头的“纪录片”冈仁波齐比,与它的冷静克制相比,阿拉姜色的情感成分更鲜明。朝圣被赋予了新意义,完成逝者遗愿,达到和解与共融,客观的记录和动容的故事在“请您干了这杯酒”的哼唱中达到平衡。
@目睹整个事件的韩先生 7分
看似与《冈仁波齐》同为表现藏人磕长头朝圣的片子,其实压根不在同一维度也没必要比较。本片没有把朝圣猎奇化的呈现,而是更多地展现真实的人物和质朴的情感,重点不在信仰,而在家庭、亲情这类世俗情感,感觉有点是枝裕和的意思呢。
@不玩微博的小d 8分
影片从深夜女主角的哭泣开始,注定了电影深沉的基调,全片的节奏很慢,留给观众一些更深处的思考。男孩的出场,从一开始发现男孩有些自闭,不喜他的任性,到后来看到男孩虔诚望向布达拉宫的坚定神情,看到男孩与小毛驴的和睦相处,逐渐转变了看待男孩的态度。最后剪头发的情节是最让人感动的,同时电影也在这一场景中戛然而止,他们最终到拉萨了吗,男孩与男主人公和小毛驴会继续生活下去吗,我们不得而知,但却留有了心底的一份温情。影片中的慢节奏与虔诚令人动容,那份对于信仰的专注与对于完成寄托的坚定是难以复制的。ps:特别喜欢他们哼着阿拉姜色的小调,声音很美。但部分片段的摄影有些太晃了,看的不是很舒服。
@杭州de小k 8分
电影讲述了身患绝症的女主人公应梦中死去前夫的召唤动身走上了向拉萨朝圣之路的故事。女主人公深爱前夫但无奈命运无情,夺走了前夫的生命,自己却也被查出身患绝症,现在的丈夫对待她真诚体贴,但失去后心灵的痛苦任然存在。在这样一种矛盾的背景下展开了影片的情节。男孩经历了父亲的去世,不能与母亲同住,只能生活在外公外婆身边,自带的自闭与任性看似是性格孤僻,却也是对于命运不公的控诉。影片充满虔诚与敬畏,展现了夫妻情,父母亲情,邻里之情,虽然节奏慢,有一些压抑,但不乏希望与温暖。
@寻鱼的喵星汪 7分
信仰与爱,跨越千里,不畏风霜,不畏严寒,只为到达自己心中信仰的地方,坚持,虔诚,抗争,传承,爱情,亲情的不断交织,破败的水泥路,雨后泥泞的道路,都见证着这一家人的信仰之路。温柔又动人的故事,是影片最打动我的地方。我们一起走进电影院,干了这杯美酒。
@集市里的养猫者iash 7分
主线简单,剧情情感丰富,俄玛带着她的秘密开始了虔诚的朝拜之路,到男主知道秘密又气又爱的心理变化。最有爱的就是一家三口围着火堆唱祝酒歌了,阿拉姜色~只要心中有信仰,条条大路通拉萨。
@sidious0660 8分
别看《阿拉姜色》的节奏缓慢,气氛甚至有点沉闷,但却是一部需要集中精力观看、不能走神,才能真正理解其故事内容的影片——但不幸的是在昨天的观影条件和环境并不太好:有几个好像很久没进过电影院、一来就兴奋地说话而不顾周围观众感受的大叔大婶,在一开场几分钟就两次被人提醒要安静、不要讲话,看到中间还直接在座位上接电话,即便被我大声抗议仍然无动于衷(咱们影院工作人员有必要更积极主动地提醒观众文明观影了)……所以有些细节我在观影时并没有衔接上。回家后看了一些介绍和评论才基本明白了来龙去脉。出乎意料,这片子跟《冈仁波齐》很不一样,并没有着重表现磕长头朝圣的过程本身,而是把重点放在主角一家人从矛盾、隔阂逐渐走向坦诚、和解的过程。一个人从对“情敌”吃醋、不理解妻子、和养子没有共同语言,转变为可以坚持走完妻子没有走完的路,可以放下嫉妒和狭隘,可以和“情敌”握手言和,也可以对“别人的”儿子视如己出…… 他最终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不是因为佛祖,而是因为妻子,因为养子,因为帮助过他的村民,更是因为他自己……
@明年今日V 7分
看影评大家都爱拿《冈仁波齐》和《阿拉姜色》来对比,虽然都是讲朝圣的这么一个故事,但我认为两者没有好比较的,各有各的特点,《阿拉姜色》虽然看着是朝圣这么一个故事,但其实更多的还是讲爱和承诺,妻子对于死去丈夫的承诺,爸爸对子继子的爱,丈夫对于妻子的爱和承诺,片中三个主人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无形有股绳把他们绑在了一起,一起都是日常话的生活,很平静,确是那么的刺人心魄,一切都是自然的发生,自然的结束,这种爱和承诺已经超越一切,无关乎拉萨有多远。
@蓝潇寄傲Benny 8分
片名只知源于音译藏语,没有刻意去探究它的意思,而在片中多次听到了类似民歌的音译,大致是请共饮美酒的意思。藏民的日常生活相较其他地区有太多的不同,信仰的表达上更显虔诚和质朴,从中看到了表现手法更是克制,并没有太强的冲突表达,而男主人公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坎坷和考验也是克制坚忍,他也如别人般内心纠结犹豫,试图放弃,为了爱和责任,履行承诺选择继续完成苦旅。看到它很自然想到了“冈仁波齐”,都和藏民的信仰有关,而它立脚点更像是生活中的家庭,而不是描述的朝圣苦旅。生活中的矛盾纠葛,从彼此隔阂到互相理解,从丈夫妻子儿子的不同视角出发,从彼此疏离到细节的刻画,最终重新构建新的情感关系。阿拉姜色这首民歌总是在轻松缓和的氛围下出现,家庭感情的升温,简简单单,无关乎信仰,亦或是渲染,只是普通的家庭中所发生的人和事。
@bressnon 6分
又是关于藏族朝圣之路的影片,之前也有过多部类似题材的影片和观众见面,故事内核大致相同都是关乎信仰关乎人性,本片由著名歌唱家容中尔甲领衔,看点无疑被其一人夺走,容中尔甲老师在片中的演技也很在线,貌似本片是其第一部大银幕作品,演技如此在线确实有些意外,藏族在我国也是比较神秘的民族,确实是让众多导演都想涉足的民族题材电影,片中容中尔甲老师所处的重组家庭妻子面临生死之时展开朝圣之路,一切的悲痛化为坚定的信仰,最终由其丈夫完成,期间的故事各自体会。